單變量微積分筆記6——線性近似和二階近似


線性近似

  假設一般函數上存在點(x0, f(x0)),當x接近基點x0時,可以使用函數在x0點的切線作為函數的近似線。函數f(x)≈f(x0)+f'(x0)(x- x0)即稱為函數f在x0點的線性近似或切線近似。

f(x) ≈ f(x0) + f'(x0)(x- x0)

公式來源

  導數的定義:

  左右兩邊同時乘以x-x0,並去掉極限符號:

 

  在x≈x0=0時

 

幾何意義

  線性近似求解的是近似值,其幾何意義是在基點的切線近似於原函數的曲線。

  以f(x)=lnx為例,根據公式,在x0=1,lnx≈x-1,曲線和切線如下圖所示:

  在x0=1點附近,曲線近似於直線,x越接近x0,二者的近似度越高。在討論近似時,只有指定基點才有意義。這很容易理解,x越遠離x0,曲線和直線的差距越大;同時,當基點不同時,切線的斜率也不同。

常用線性近似

  x0=0  

  以下是上述線性近似的幾何意義:

sinx≈x

 

cosx≈1

ex≈x+1

ln(x+1)≈x

(1+x)n≈1+nx,n=2

化繁為簡

  例1:ln(1.1) = ?

  這需要計算器了,但實際工作中往往只需要尋找近似值。

  如果設x=0.1,則 ln(1.1) = ln(1+x),當x≈0時,ln(1+x) ≈ x,在此, 我們認為0.1接近於0,ln(1.1) = ln(1+x) ≈ x = 0.1

  0.1是否接近於0,這是個及其主觀的判斷,要視具體問題而定。某些時候,0.1可能距離0很遠,另一些時候,10也可能距離0很近。

 

  例2:在x≈0時,

  這不需要計算器,直接將代入x=0即可,結果為1。然而這種方法太過簡陋,如果判斷x=0.10,就需要一個更精確的結果,不能直接將0代入。

 

  還是使用線性近似的思路,首先需要把式子轉換成我們認識的寫法:

  當x≈0時,根據公式f(x) ≈ f'(0)(x) + f(0),重點是計算f’(0):

  對這個長長的式子求導非常麻煩,涉及到多個求導法則,我們希望用簡單的方式求解。

  對於本例來說,非常幸運,我們已經知道x≈0時 ex≈1+x,xn≈1+nx,代入本例:

  當x≈0時,高階函數3x2/2≈0,隨着x→0,3x2/2更快地趨近於0,所以上式可舍棄高階函數:

  通過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線性近似的作用——化繁為簡。等號左側的式子是繁,比如ln1.1和,通過線性近似將其轉化為簡單的式子,0.1和1-7x/2

  在轉換過程中當然會損失一些精度,但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無需得到精確的解,例如在x=0.0001的時候,原式的計算量相當大,化簡后將極大地簡化計算,而付出的代價相當少,幾乎可以忽略;某些時候甚至根本無法得到精確解,比如無理數的計算。取而代之,我們求得可接受的近似解,通過近似解化繁為簡。

  化繁為簡的思路也貫穿於整個數學,后續我們將看到,在求解復雜問題時,采取的方法幾乎都是不斷尋找近似、舍棄。

  在利用計算機尋找最優解時,幾個常用的算法是爬山法、模擬退火算法、遺傳算法,這些算法都是采用化繁為簡的思路,舍棄全局最優解,尋找可以接受的較好解,故每次得到的結果都會稍有偏差。

二階近似

公式

幾何意義

  二階近似的幾何意義是最接近原函數的拋物線,它比線性近似更為精確。

  以f(x)=ln(1+x)為例,根據公式,在x0=0,

  曲線如下:

ln(1+x)≈x-x2/2

  對比線性近似可以看出,二階近似在基點附近更貼近原函數。

為什么會出現1/2

  為什么會出現1/2呢?

  二級近似的幾何意義是最接近曲線的拋物線,如果原曲線本身就是拋物線,則二階近似就是原曲線本身。

  原函數f(x) = a + bx + cx2

  f’(x) = b + 2cx

  f’’(x) = 2c

  當x = 0時,

  f(0) = a,  f’(0) = b , f’’(0) = 2c

  二階近似 f(x) ≈ a + bx + 2cx2/2 = a + b + cx2

  這就是出現1/2的原因,當然,僅當f(x) = a + bx + cx2時才能如此精確。

常用二階近似

  x0=0

   以下是上述線性近似的幾何意義:

 

sinx≈x

 

cosx≈1-x2/2

 

ex≈1+x+x2/2

 

ln(1+x)≈x-x2/2

示例

x0時,e-3x(1+x)-1/2=?

根據ex1+x+x2/2   (1+x)n1+nx+n(n-1) x2/2

e-3x(1+x)-1/2(1-3x+(-3x/2)2)(1-x/2+(-1/2)(-3/2)x2/2) 

舍棄3階和4階函數,e-3x(1+x)-1/21-7x/2+51x2/8

 總結


   出處:微信公眾號 "我是8位的"

   本文以學習、研究和分享為主,如需轉載,請聯系本人,標明作者和出處,非商業用途! 

   掃描二維碼關注作者公眾號“我是8位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