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伏
假設有兩個導體,都是等勢體,導體A的電勢為 \(V_A\) ,導體B的電勢為 \(V_B\) ,\(V_A>V_B\) 。兩個導體處於正空中,在導體A表面釋放一個正電荷 \(+q\) ,在電場作用下電荷向B移動,電場分布異常復雜,但最終會到達B。
問題是:如果以初始速度為0釋放,到達B時速度是多少?
電場對電荷做功,因為是保守場,路徑不再重要。
又
可得
電場乘以兩邊之間的距離就是電勢差,故
加入實際數據,考慮是質子在移動,質量 \(m=1.7*10^{-27}\) kg,質子的電荷和電子是相同的,為 \(1.6*10^{-19}\) C.
假設AB之間的電勢差為1百萬伏特。
可以計算出來做功為 \(W=1.6*10^{-13}J\) ,這個功等於質子到達B時獲得的動能,但幾乎不會有物理學家用這種說法,而是把這個質子的動能叫做1兆電子伏(1MeV) 。
電子伏是一個電子通過1伏的電勢差獲得的能量,這是電子伏的定義。
所以可以稱之為擁有1MeV能量的質子。
又質子到達B時獲得的動能等於W,可得
可以計算出質子的速度為 \(v=1.4*10^7m/s\),大約為光速的5%,故不用相對論修正。
在磁場中的運動電荷
洛倫茲力等於電荷乘以她本身的速度和所在磁場的叉積:
洛倫茲力垂直於速度和磁場,洛倫茲力不會改變電荷的動能(不會做功),但會改變電荷運動的方向。
假設電荷 \(q\) 以 \(v\) 速率運動,磁場方向垂直於紙面向外,此時速度和磁場垂直,如圖
電荷將在洛倫茲力下做圓周運動,這個洛倫茲力又是離心力,假設圓周半徑為 \(R\) ,則
其中m為電荷的質量。
可得
從式子中可知,電荷q越大,磁場越強,洛倫茲力越大,半徑越小;
電荷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半徑越大。
電荷運動時做的功為電荷量乘以通過的電勢差,也等於電荷在該點的動能:
其中大寫的V為電勢差,乘以電荷量就是功。
用電勢差替換速度,可得
兩個式子代表的意義相同,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
這兩個式子只在電荷運動速度遠小於光速的條件下才成立,否則就需要用相對論來修正。這里不做延申(理解不能==)。
質譜儀基本原理
區分同種元素的不同同位素。
例如,拿鈾來說,鈾的99.3%是鈾238(92個質子,92個電子,146個中子),0.7%是鈾235(92個質子,92個電子,143個中子),同位素化學性質完全相同,無法從化學方面分離。
下面講解用質譜儀來分離她們。
將鈾加熱,使她電離,假設她電離了一次,失去一個電子,所以帶了一個單位的正電。
然后讓她通過一定的電勢差,(在電場下獲得動能)使她加速,獲得一定的速率。
假設帶電粒子(帶了一個單位的正電)周圍有一個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帶電粒子將在洛倫茲力下沿圓周運動。
根據前面的結論
同位素的電荷量相同,通過的電場獲得的動能相同(電勢差相同),磁場相同,但是質量不同,半徑和粒子的質量的平方根成正比,鈾238的質量比鈾235的大1.2%,所以她們會落在不同的位置。
這就是質譜儀的基本原理——根據同位素質量不同,電離帶電后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不同。
質譜儀除了在軍用方面(核物理),在醫療行業也有廣泛的應用,有時人們需要特定的同位素的放射,不希望其他同位素摻入,就可以用質譜儀來分離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