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TA實驗作業

1.1 判斷一個整數的各位數字平方之和能否被5整除
題目描述:判斷一個整數的各位數字平方之和能否被5整除,可以被5整除則返回1,否則返回。
1.1.1數據處理
數據表達:運用整型int定義sum,先給sum賦值為0,然后計算、並取余數和取整。
數據處理:本題所用到的表達式為sum+=(n%10)*(n%10),用了while和if-else語句,即分支結構。
函數參數:主調函數int main、被調函數int fun( int n ),實參是n、形參是sum。
1.1.2實驗代碼截圖

1.1.3造測試數據
|
|
|
輸入數據 |
輸出數據 |
說明 |
3 |
0 |
不能被5整除 |
30 |
0 |
不能被5整除 |
123 |
1 |
能被5整除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1.編譯錯誤;第一排函數定義括號后面打了分號。
2.第二次編譯錯誤則是把英文單詞打錯了以及return后面打了=號。
3.答案錯誤:沒按照PTA上面的格式。
1.2水仙花數判斷
題目描述:本題要求實現一個函數,判斷任一整數是否為水仙花數(必須是三位數,且數的每一位上數字的立方和與數本身相等)。例如153=13+53+3^3=1+125+27=153,而1或155則不是水仙花數。如果是水仙花數,則函數返回1,否則返回0.
1.2.1數據處理
數據表達:運用整型int定義int x,y,z,sum,result;
數據處理:本題所用到的表達式為sum=x*x*x+y*y*y+z*z*z;用了if-else語句,即分支結構。
函數參數:主調函數int main、被調函數int func(const int N ),實參是n、形參是x,y,z都為整形。
1.2.2實驗代碼截圖

1.2.3造測試數據
|
|
|
輸入數據 |
輸出數據 |
說明 |
153 |
1 |
是水仙花 |
600 |
0 |
三位整數 |
13 |
0 |
二位數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1.編譯錯誤;第一次int后面表達式忘記打逗號。
2.第二次編譯錯誤則是沒把把z=N/100放到sum里面。
二.代碼互評
第一份代碼與我的代碼不同點
1.他定義了2個變量,然后是他使用了for循環語句。
2.我使用的是while和if-else兩種語句,從語句使用來看我的更廣泛,他的簡潔一些。
3.用while的好處是它不受限制,在不確定的情況可用,總體來說他的通俗易懂和可讀性。
第二份代碼與我的代碼不同點
1.定義不同:他直接使用double浮點型,定義了四個變量,我定義了二個,用了二種類型來定義。
2.他的沒有很直觀看懂意思,步驟也有多余,不是那么簡潔。
三.學習總結
3.1 學習進度條
|
|
|
|
|
日期 |
這周所花的時間 |
代碼行 |
學到的知識簡介 |
目前比較迷惑的問題 |
10.18~10.26 |
11小時左右 |
80 |
for循環語句的使用以及數據處理的運算符還有函數結構 |
對格式問題不太明白、表達式有點不會和一些細節問題總是忽略以及函數的使用不完全理解 |
3.2 累積代碼行和博客字數

3.3學習內容總結和感悟
3.3.1 學習內容主要總結

3.3.2 學習體會
.對於一門語言的熟悉了解並掌握它,然后需要通過大量的編程訓練在實踐中培養我們程序設計課程基本能力。
.通過這周學習發現了自己對於很多方法不太理解,一道題怎么可以使用簡便而又易懂的方法找不到,然而上課聽的懂,下課就不知道怎么寫格式,思路大致清楚,缺乏練習寫代碼題,聲明函數放在前面了然后還要放在主函數中這種知道,還有另一種是不用定義聲明函數,直接放在后面,這種方法還不明白。
.很多方法不太清楚,C語言的算法不太明白以及一些簡便快捷的方法,最主要是我們練習不夠對很多東西一無所知。
.我覺得老師可以給我拓展一下一些寫代碼的思路與細節還有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