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Hello!小伙伴!
非常感謝您閱讀海轟的文章,倘若文中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您指出~
自我介紹 ଘ(੭ˊᵕˋ)੭
昵稱:海轟
標簽:程序猿|C++選手|學生
簡介:因C語言結識編程,隨后轉入計算機專業,有幸拿過一些國獎、省獎...已保研。目前正在學習C++/Linux/Python
學習經驗:扎實基礎 + 多做筆記 + 多敲代碼 + 多思考 + 學好英語!
機器學習小白階段
文章僅作為自己的學習筆記 用於知識體系建立以及復習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1.3 n階行列式
三階行列式為: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規律:
其中t為排列\(p_1p_2p_3\)的逆序數
進而推出n階行列式:
特殊情況1:
特殊情況2:
1.4 對換
1.4.1 排列的對換
概念
- 對換:在排列中,將任意兩個元素對調,其余的元素不動。
- 相鄰對換:在排列中,相鄰兩個元素進行對換
定理1
內容
一個排列中任意兩個元素對換,奇偶性發生改變
證明
首先證明相鄰對換的情況
設排列\(a_1...a_iabb_1...b_m\)
a和b對換,變成\(a_1...a_ibab_1...b_m\)
顯然,\(a_1...a_i\)、\(b_1...b_m\)這些元素的逆序數沒有發生變化
當a<b時
- 從ab變為ba,a的逆序數+1(a前面多了一個b),b的逆序數不變
當a>b時,
- 從ab變為ba,a的逆序數不變,b的逆序數-1(b前面少了一個a)
所以
排列中發生相鄰對換,奇偶性會發現變化(奇排列-> 偶排列 or 偶排列->奇排列)
再來證明一般情況
\(a_1...a_iab_1...b_mbc_1...c_n\) ,a與b發生對換,變為\(a_1...a_ibb_1...b_mac_1...c_n\)
我們可以先用\(b\)與\(b_m\)進行相鄰對換,變為\(a_1...a_iab_1...bb_mc_1...c_n\)
再用\(b\)與\(b_{m-1}\)進行相鄰對換,變為\(a_1...a_iab_1...bb_{m-1}b_mc_1...c_n\)
.
.
.
最后\(b\)與\(b_{1}\)進行相鄰對換,變為\(a_1...a_iabb_1...b_mc_1...c_n\)
一共經歷了m次相鄰對換
和\(b_m、b_{m-1}...b_2、b_1\)對換,一共就是m次
然后,我們再用\(a\)與\(b\)進行相鄰對換,變為\(a_1...a_ibab_1...b_mc_1...c_n\)
再用\(a\)與\(b_1\)進行相鄰對換,變為\(a_1...a_ibb_1a...b_mc_1...c_n\)
.
.
.
最后\(a\)與\(b_m\)進行相鄰對換,變為\(a_1...a_ibb_1...b_mac_1...c_n\)
一共經歷了(m+1)次相鄰對換
綜上
一共發生了m+(m+1)=2m+1次相鄰對換
從最開始的證明可以得出
2m+1次相鄰對換后,排列的奇偶性還是會發生改變
(交換1次,奇偶性發生轉變;交換2次,奇偶性不發生變化-->交換奇數次,奇偶性發生轉變;偶數次則不會。2m+1一定是奇數 ,當m為正整數時)
推論
齊排列變成標准排列的對換次數為奇數,偶排列變成標准排列的對換次數為偶數。
說明
首先,標准排列是逆序數為0的偶排列
從定理1可以得知,對換一次,奇偶性發生改變
若是齊排列,對換一次,奇->偶,再對換一次,偶->奇...
對換奇數次,最后變為了偶排列;
對換偶數次,最后變為奇排列。
所以齊排列變成標准排列的對換次數一定為奇數。
偶排列變成標准排列的對換次數為偶數同理可證。
1.4.2 行列式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n階行列式有:
我們選擇任意一項:\(a_{1p_1}...a_{ip_i}...a_{jp_j}...a_{np_n}\),其中1...i...j...n為自然排列,\((-1)^t\)中的t為逆序數
然后交換\(a_{ip_i}、a_{jp_j}\),得到
\(a_{1p_1}...a_{jp_j}...a_{ip_i}...a_{np_n}\)
我們來計算奇偶性的變化
首先,我們知道只是交換來兩個元素的位置,該項的值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行標從 1...i...j...n 變為了 1...j...i...n,可以得出排列1...j...i...n的逆序數為是奇數,設為r
因為1...i...j...n逆序數為0,偶排列
根據排列任意元素對換,奇偶性改變,
1...j...i...n就變成了齊排列,那么其逆序數一定就是奇數
同樣,設\(p_1...p_j...p_i...pn\)(列標)的逆序數為\(t_1\),得到
\(a_{1p_1}...a_{jp_j}...a_{ip_i}...a_{np_n}\)前面的正負符號為\((-1)^{r+t_1}\)
因為
\((-1)^{t_1}=(-1)(-1)^t=-(-1)^t\)
\(p_1...p_i...p_j...pn\)的逆序數為t \(a_{1p_1}...a_{ip_i}...a_{jp_j}...a_{np_n}\)前面的系數為\((-1)^t\)
對換一次變為\(p_1...p_j...p_i...pn\) 奇偶性發生變化 其實就是乘以(-1)
(排列中,任意兩個元素發生對換,奇偶性發生變化,其實就是乘以(-1))
所以\((-1)(-1)^{t_1}=(-1)^t\)
又因為r為奇數,有
\((-1)^r=-1\)
綜合下面兩個式子:
得到:
推出:
說明
對換行列式中某一項兩個元素的位置,使得行坐標、列坐標同時發生變化,但是卻並不會改變該項的奇偶性。
一次交換不會改變奇偶性,那么多次交換也不會改變奇偶性
\((-1)^ta_{1p_1}a_{2p_2}...a_{np_n}\)經歷若干次對換
列標排列\(p_1p_2...p_n\)一定可以變為自然排列(1 2 3... n)
設若干次變換后
列標排列變為了自然排列
行標排列設為\(q_1q_2...q_n\),則有
對於其中任意一項 \(a_{ij}\),有
得到
說明由\(p_i\)可以確定唯一對應的一個\(q_j\),比如\(2=p_3\) 說明 \(q_2=3\) 且唯一!
那么由\(p_1p_2...p_n\) 可以確定唯一的\(q_1q_2...q_n\)
定理2
內容
n階行列式也可以定義為:\(\sum(-1)^ta_{p_11}a_{p_22}...a_{p_nn}\)
證明
首先,n階行列式有:
令
從定理1最后的討論中可以得到:
D中任意一項\((-1)^ta_{1p_1}a_{2p_2}...a_{np_n}\)有且只有一項D1中的某一項\((-1)^ta_{q_11}a_{q_22}...a_{q_nn}\)與之對應(q是可以有p確定的);
同理,D1中任意一項\((-1)^ta_{p_11}a_{p_22}...a_{p_nn}\)也有且只有D中的某一項\((-1)^ta_{1q_1}a_{2q_2}...a_{nq_n}\)與之對應
說明,D與D1中的任意一項都可以一一對應
可以得到\(D=D_1\)
所以
結語
說明:
- 參考於 課本《線性代數》第五版 同濟大學數學系編
- 配合書中概念講解 結合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及思考
文章僅作為學習筆記,記錄從0到1的一個過程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歡迎小伙伴指正~
我是 海轟ଘ(੭ˊᵕˋ)੭
如果您覺得寫得可以的話,請點個贊吧
您的鼓勵是海轟更新文章的動力源泉
謝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