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矩陣乘法


如果學過《線性代數》,那么你應該對矩陣乘法計算規則有所了解,但為什么要這樣計算呢?矩陣乘法有什么用呢?下面以理解矩陣乘法為目的來介紹。

1 高斯消元法

  首先,矩陣的本質其實就是線性方程組,而解線性方程組的通用方法就是高斯消元法。

1.1 高斯消元法的思路

   給出一個簡單的例子,需要求解以下線性方程組:

  從幾何上來講,線性方程都是直線,求解方程組就是找到兩個直線的交點:

   最終的目標就是把方程組化成這個樣子:

  要達到這個目標,高斯消元法的思路是,先用第一行方程式消除后面方程式的某一未知數:

   同樣,用第二行把這些消了:

  反過來,用第三行把這些給消了:

  反過來,用第二行把這些給消了:

   最后,達到目標:

  接下來讓我們用該思路求解該方程組:

  完整的解題過程如下:

   至此,解出答案:

1.2 凱萊的高斯消元法

  英國數學家阿瑟·凱萊(1821-1895)對於看似簡單的高斯消元法進行了研究,得出了驚人的結果。他當時研究矩陣的動機出於對線性方程組計算的簡化。

  對於一個這樣的方程組:

  在固定未知數的順序(x 出現在第一個位置,y 出現在第二個位置,常數在等號右邊)后,且保證每個未知數都出現(不出現時,系數為0),方程組就只需要系數來表示了。該方程組可以簡寫為如下數塊:

  之前說過,高斯消元法的目標是:

  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數塊變成下面這個樣子:

  對應之前的高斯消元法:

  得到結果:

  正如你看到的,解起來並不復雜,但是要將過程描述清楚卻很繁瑣,這很不數學。能不能更優雅的展現這個過程呢?

1.3 數塊乘法

  數學家發明了一種數塊的乘法,簡潔地進行高斯消元法。

  1) 單行乘法

  對於:

  用數塊乘法表示為:

  2) 多行乘法

  對於:

  它表達了兩個過程:

  • 第一行不變:r1' = r1
  • 第二行改變:r2' = r2 - 3r1

  用數塊乘法表示為:

  即按照單行乘法的規則,只是第一行運算的結果放在第一行,第二行運算的結果放在第二行:

  有了這個運算規則后,整個高斯消元法就可以表示如下:

1.4 矩陣的定義

  阿瑟·凱萊在1858年的《矩陣理論紀要》的論文中,給這個數塊以合法的數學地位,取了一個名字:矩陣。

  由 m × n 個數 aij ( i = 1,2,...,m ; j = 1,2,...,n ) 排成的 m 行 n 列的數表稱為 m 行 n 列矩陣,簡稱 m × n 矩陣。為表示它是一個整體,總是加一個括弧,並用大寫黑體字母表示它,記做:

  這 m × n 個數稱為矩陣 A 的元素。

2 矩陣是一個映射函數

  更好的理解方式是把矩陣看做函數,或者說是一種映射。例如:

  矩陣 A 將一個 n 維向量 x 映射為 m 維的向量 y。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種映射,下面給出具體的例子。研究線性映射,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當前處在哪個基下。我們先來看看:

   x、y 的基默認為各自向量空間下的自然基,其自然基為(即 R下的自然基):

  所以:

  若:

  其中 c1,c2 為 A 的列向量。

  根據矩陣乘法規則有:

  則 Ax 相當於在 A 空間中,以 c1,c2 為基,坐標為 ( x1,x2 ) 的向量。

  假設:

  則有:

  空間 V 通過 A 映射到 W。整體來說,就是基改變,導致向量的坐標發生變化。

  可以把 A 比喻成穿越時空的傳送門,只是這是一個比較死板的傳送門,它的傳送規則是,根據你進入傳送門的時空坐標,把你送到另外一個時空對應的位置。

  我的理解是,x 本來在以矩陣 A 的列向量為基底的空間中,現在 A 是用空間 W 中的自然基底表示的,x 通過左乘 A 轉換到在當前空間 W 所在坐標 y。

 

 

下一節:特征值與特征向量

主要參考:從高斯消元法到矩陣乘法如何理解矩陣乘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