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hink, therefore I am.
——Descartes
對數均值不等式
1. Proof Method(證明方法)
對於 \((\ln{x_1}-\ln{x_2})\) 式子常做齊次化處理,換元構造一元新函數在進行研究一般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效果。
我們以左邊的不等號證明作為例子:
2. Geometric Meaning(幾何意義)
注:這也是為什么特地將不等號寫為 \("\leq"\) 的原因之一,當 \(B\) 無限接近 \(A\) ,斜率變成了切線的斜率[1],與 \(l\) 的斜率相等。
實際上,在 \(k_1\) 與 \(k_2\) 作比較時應當想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此定理表述為:
該定理的幾何直觀性非常強,即 \(\exist \xi\) 一點 \(\in(a,b)\) ,且改點的斜率與 \(k_{AB}\) 相同(或者說是與 \(AB\) 平行),但是該定理不需要深入證明,並且高中數學答卷中不可使用,但對於某些問題的本質研究有一定輔助的作用。
其實有不少題目都是以此作為背景,此類題目一般表述為: \(是否\exist x_1 ,x_2\ 使得\frac{f(x_1)-f({x_2})}{x_1-x_2}=f^{'}(\frac{x_1+x_2}{2})成立\) 或者更特殊的 \(x_1<x_2且兩者均為f(x)的零點,判斷f^{'}(\frac{x_1+x_2}{2})(or\ f^{'}(\sqrt{x_1x_2}))的正負性\) [2]而對於函數 \(y=\ln x\) 則表明 \(\xi<\frac{x_1+x_2}{2}\) 。此類題目其實和本結論關系較小(但其實大部分最后的證明也是基於本結論),一般利用類似前面的證明方法證明即可,在此僅作說明。
3. Application in High School Math(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
①韋達定理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許多導數題涉及雙變量及一元二次方程(導數零點常是),而本結論的形式 \((x_1+x_2)\) 與 \(\sqrt{x_1x_2}\) 就不得不想到韋達定理。在此類題目中,往往一次項系數或者常數項為常數,進而便於不等式放縮。
以 2018 年全國卷 I 為例:
證明:
②某一類極值點偏移
極值點偏移是一類“入門題”,較難的極值點偏移一般通過復雜的參數設置,分段設置函數實現,但大同小異。對於 \(f(x)\) 中有參數,但是證明的式子中卻沒有參數的題目,一般暗示參數並沒有什么真正價值,理應消去。簡單形式的雙變量用合分比性質即可簡單解決,在此僅為強調該不等式的強大及輔助理解此不等式。
例:
證明:
注:常常由簡單函數添加不容易“分離”的參數使題目難度增加,例如這個函數 \(y=e^x-x\) 實際上還可以這樣處理:
這樣處理后的函數相對較為高級。
③多項式化處理(較為靈活)
眾所周知涉及雙變量不等式的題目要消元,構造單變量函數求導(不停地求導)即可做出。但實際上這樣比較繁瑣,這個不等式還有另一個很強的作用就是把超越式 \(\ln x\) 消去,轉化為多項式(多項式可以因式分解)。
注:這樣處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此不等式較強(一般放縮不會過度),且等號成立條件一般和題目相同(如不同,則慎用)。
例:
- (泉州市一模)
\[已知函數f(x)=\frac 1 {2}x^2+bx+a\ln x\quad(a+b=-1\ 且a>1(即1為極大值點))\\ 若\exist x_0使得f(x_0)=f(1)\quad(x_0\neq1),求證:a<x_0<a^2. \]證明:\[f^{'}(x)=x-(a+1)+\frac a x\\ =\frac{1}{x}(x^2-(a+1)x+a)\\ =\frac 1 x (x-a)(x-1)\quad\quad\\ \therefore f(x)在(0,1),(a,+\infty)單調遞增,在(1,a)單調遞減\Rightarrow x_0>a\\ 再來說明右邊:x_0<a^2\Leftrightarrow f(x_0)<f(a^2)\\ 化單變量為雙變量尋求對稱:x_2=a^2,x_1=1\\ 求差:f(x_2)-f(x_0)=f(x_2)-f(x_1)\\ =\frac 1 2 (x_2^2-x_1^2)+b(x_2-x_1)+a(\ln{x_2}-\ln{x_1})\\ =(x_2-x_1)[\frac{x_1+x_2}{2}+b+a\frac{\ln{x_2}-\ln{x_1}}{x_2-x_1}]\\ \]上式=(x_2-x_1)(m-(a+1)+\frac a m)\=\frac{x_2-x_1}{m}(m-a)(m-1)>0.\quad證畢\[ \]已知函數f(x)=e{2x}+(a-ax)ex,x_1和x_2為f(x)的兩個極值點且0<x_1<x_2\若:x_1x_2+m(x_1+x_2)<0恆成立,求m的取值范圍.\[ 證明: \]注意到:f(x)=ex(2ex-ax)\Rightarrow\frac{e{x_1}}{x_1}=\frac{e{x_2}}{x_2}\
\Rightarrow\frac{x_1-x_2}{\ln{x_1}-\ln{x_2}}=1.\
原不等式\Leftrightarrow-m>\frac{x_1x_2}{x_1+x_2}\quad(不齊次)\
\because x_1+x_2\geq2\sqrt{x_1x_2}\quad(其實用x_1x_2\leq\frac{(x_1+x_2)^2}{4}也可以,讀者可自行嘗試)\
\frac{x_1x_2}{x_1+x_2}\leq\frac{\sqrt{x_1x_2}}{2}<\frac 1 2 \frac{x_1-x_2}{\ln{x_1}-\ln{x_2}}=\frac 1 2.\
\therefore m\leq -\frac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