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里A和B吵架了,經理M該干啥?


有時候正工作呢,突然就會聽到兩個兄弟聲音放大,言辭也開始變的激烈。

這事兒實在太常見,以至於不需要具體案例大多數人就能想象到是怎么個場景。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這個時候經理M應該干點什么?

 

 

我個人感覺,有兩種極端的處理方法一定不太行。

一是完全置之不理,就是假裝沒看見,你們吵成什么樣算什么樣。

一是什么事都管,一有爭吵就開始調解,消除所有不“和諧”聲音。

前者比較失職,工作中,人員間矛盾大多與工作有關,完全不處理必然影響到工作,所以即使單純從對工作負責的角度看,這也是種失職。

后者會顯的過於婆婆媽媽,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是小學生,你什么事情都管,討人嫌不說,也不利於當事人成長---有些能力是要在這種環境中才能練出來的。

 

 

還有一種搗糨糊的方法也不太行。

搗糨糊是指看看情形不對,開始分別安撫,誰都很對,先不要吵了是正經。

這招兒和山體綠化跟不上,就塗油漆實質上差不多,矛盾還在,只不過找點東西給蓋上了。

 

 

個人感覺,做上司的,遇到這種事一定不能退縮,很多上司實際的活本來就做的少,這種事情,你還退縮,那實在說不過去。

首先要傾聽,在雙方沒有徹底情緒化之前,不要介入,可以讓AB做略有點激烈的溝通。

一旦判斷雙方已經情緒化了,比如:完全各說各話,比如已經開始罵人並可能造成人際上不可修復的傷害了,那就要趕緊站出來終止爭議。

 

這時候不能不持立場。

A面前說B不對,在B面前說A不對,就成搬弄是非的小人了,是大忌。

A也對,B也對,那就是搗糨糊。

上述兩者都是不持立場,是能力不足的表現。

 

 

這時候其實是統一團隊認識的好機會,不管面對A還是B都要明確傳達是非觀點。

 

 

這里隨便舉個常見的例子。

如果說一戰時候,火葯桶是巴爾干地區,那軟件開發世界里的第一火葯桶是開發和測試的交界處。

開發和測試很容易互相抱有敵意。

測試人員辛辛苦苦找到了一個磁盤滿時會出異常的問題,認為問題很嚴重,把它標為Critical

開發人員則認為規格書里沒寫,也是非常稀有的場景,完全不值得大驚小怪。

這時候開發者表達時可能因為言語輕蔑,並直接流漏出了你啥也不懂的意思,激怒了測試人員,於是開吵。

 

處理這類事情本身並不復雜,首先要回歸到絕對的理性,回到文檔化的東西。

如果測試人員的行為與已定義規則相符,那開發人員的抱怨屬於無理要求。

如果與定義略有不符,那就要看是不是屬於判斷失誤(因為有模糊區域),如果是測試人員判斷失誤,那就確實是測試人員的問題。

接下來也不能漠視表達的問題,不管工作上是非如何,如果確實有人口出惡言,那不管有理沒理,在表達上是這個人不對。

畢竟作為團隊,可以觀點不同,但要互相尊重。

 

 

這種火葯桶區域還有很多。

比如技術流派上的選擇(想想語言的爭論吧),代碼轉移的前后兩個負責人,有關聯兩個模塊的負責人,新手和老手,負責需求的和負責開發的,Review的和被Review的,做具體工作的和做PPQA的等等。

形象來講可以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吵。

 

 

從基本原則來看,首先要“立法”,盡量要有大家事先形成共識,並約定遵守的東西。

其次就只能靠經理M的判斷,所以做M可以不是很專家,但你的視角要有高度,要有自己的“道”,並且不能畏懼處理人際關系的問題,否則還是不要干這活比較好。

至於經理M可以有什么樣的“道”就微妙了,暫不解釋,不是賣關子,是太費勁,但“道”的前提倒是好說,它應該是不矛盾並具有一致性的。

--------------------------------------------------------------

 

理想流 + 軟件 = 《完美軟件開發:方法與邏輯》
理想流 + 人生 = ??
理想流 + 管理 = ??
理想流 = 以概念和邏輯推演本質,追求真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