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價產品經理日志(2)- 一個年輕的團隊


上次說到我今年又開始做一個新的產品了 - 掌中廣材。這是一個手機app,上網搜了一下資料,官網是這么寫的:

掌中廣材是廣聯達旗下的一款以提供建築材料與設備相關信息為宗旨的移動端服務平台。它與廣材網、廣材助手、廣材數據包、《廣材信息》雜志一同形成了全方位的廣材信息服務體系,推動建材信息的高效應用。

當時我在實創大廈6樓辦公,工信部在12樓,我在樓下繼續待了幾天,處理完手頭的一些事情,兩個女同事幫我把電腦和書搬到了樓上。上樓后,同事還好奇,怎么我把女人當男人用呢?原因是我們樓下幾個項目的人都在年底換地方了。

到了樓上,我簡單收拾了一下,裝上音箱,放了幾首歌曲,這音箱已經跟了我十幾年,不錯,音質仍舊還可以。

在我上來之前,這里的同事和我開玩笑,這個產品已經做走了好幾任產品經理了,下一個就是你了:)我后來細細想起才回憶到,去年公司內部招聘曾經有過這個職位,只是我基本不關心這些內容,因為我喜歡一件事情一年干到底,甚至一直干,所以對這些信息完全飄過。

我來之前,產品經理是之前負責測試的同事擔任,上樓的第二天,我找她聊了聊,對產品的總體情況以及人員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這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了解的。之后還要了行為數據查看的賬號,大致了解的掌中廣材的應用情況,這是一個互聯網產品經理必須要了解的。

簡單地了解就意味着我新的工作已經開始了。

新的工作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產品人員的安排有點復雜。

部門現在除我之外,一個是之前的產品經理,一個是iOS開發,一個是Android開發,一個是后台開發,Android和后台是外包的,后台還經常早上不來,一天都看不到人。我搬上去的時候,看到一個同事在和Android開發人員進行交接,說是今年由濟南研發中心的人來做Android端開發。這讓我覺得有點詫異,原來我在公司呆了這么久,現在各個部門都流行外包了。我當時就想,工信部的IT管理能力一定比較強,否則這異地開發、異地測試做新產品是多么有挑戰的事情啊。

為了盡早認識大家,我找了一個晚上,和大家去吃火鍋,也算和大家認識一下。我發現這個團隊和我以前遇到的所有團隊都不一樣,半天才集合起人,就5個人而已。走在路上的時候,我聽他們說話時,感覺這真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基本都是90后,感覺似乎有代溝。

到了吃飯的地方,點完菜,大家就開始吃了,令我再次驚訝的是,交談中我發現他們之間也不是全都熟悉,就在今天,我認為我們現在還不是團隊,是一個團伙,我頓時感覺自己要做的事情多起來了。

吃飯中,我注意到一個男同事還帶着一個耳環。他向我提出一個問題,問我能不能一年之間把他培養成架構師?由這個話題,我說可以,但是你必須明確告訴我你認為什么養的人才算架構師?他無語,然后我問他們一個問題,需求、開發、測試、發布這四個階段,哪一個是學習最多的地方?然后我噼里啪啦的和他們講起來,不能說征服了他們,至少是讓他們聽得意猶未盡,這里我就不細說具體內容了。

簡單認識之后,就准備開始一起工作了。

當時他們原計划是發一個新版,所以我讓他們先按照自己的原計划發版,下周再開始重新按照新的方式工作,也許他們怎么想也沒想到會是后來的安排。

周五下班前,我和開發說,這周能順利發版嗎?回答很直接,沒問題。於是我開始想着下周如何開始工作。但事實是,這個版本延遲到下周三才發版,后來也反饋了很多莫名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不僅是產品內部問題,還有與工信部其他產品的協作上,我開始覺得這份工作一定會比以前的要更多投入精力,不管是團隊、技術,還是方法層面,也許我要同時即做產品經理,也做敏捷教練。

以往的團隊都是我從頭建立的,這次有一些約束。工作中,任何公司的任何團隊都會遇到這種那種問題,這個很正常,我現在要想的是如何把幾個90后真正變成一個團隊......

信息價產品經理日志(1)- 媽的,不想再呆在廣聯達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