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的主要工作( 了解)
5.1.1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的依據【選擇/簡答】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的依據有:
( 1) 項目管理計划:說明項目將如何執行、監督和控制的一份文件。
( 2) 項目章程
( 3) 項目許可證 :如企業要求說明書、產品說明書或合同等。
( 4) 成果說明書:對要求交付的成果必須有明確的要求和說明。
( 5) 環境因素
( 6) 組織過程資產
5.1.2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的工具與技術( 了解)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的工具不技術有:
( 1)專家判斷
( 2)成果分析
( 3)成本效益分析
( 4)項目方案識別技術
( 5)樣板、表格、標准
5.1.3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的結果【選擇/簡答】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的結果有:
( 1) 項目管理說明書(初步)
( 2) 輔助性細節
( 3) 項目范圍管理規划
5.2.0 項目范圍定義【選擇/簡答】
( 1)項目范圍定義就是把項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划分為較小的、更易管理的許多組成部分(即項目可交付成果), 最織定義和界定項目產出物范圍的項目管理活動。
( 2)項目范圍定義要以其組成產品的范圍定義為基礎。
( 3)項目范圍定義給出的項目范圍界定是下一步開展項目工作分解的依據,也是進行項目成本、項目時間和項目資源管理的基礎之一。
( 4)項目范圍定義是通過任務分解實現的。
5.2.1 項目范圍定義的依據【選擇/簡答】
項目范圍管理定義的依據有:
( 1) 項目管理計划
( 2) 項目章程
( 3) 初步范圍說明書
( 4) 需求建議書
( 5) 組織過程資產
5.2.2 項目范圍定義的工具與技術【選擇】
項目范圍定義的工具不技術有:
( 1) 專家判斷
( 2) 成果分析
( 3) 成本效益分析
( 4) 項目方案識別技術
( 5) 利益相關者分析
( 6) 工作分解結構( WBS)
5.2.3 項目范圍定義的成果【選擇】
項目范圍管理定義的結果有:
( 1) 項目管理說明書
( 2) 項目范圍管理計划(更新)
5.3.0 項目范圍分解的主要工作( 了解)
5.3.2.1 項目范圍分解的工具與技術——WBS樣板【選擇】
( 1) WBS通常是一種面向“成果”的“樹”,其最底層是紳化后的“可交付成果”,該結構確定了項目的整個范圍。但WBS的形式並不僅限於樹狀, 還有多種形式。
( 2) 一個組織過去所實施項目的WBS常常可以作為新項目的WBS樣板。許多應用領域都有標准的或半標准的WBS作為樣板。
5.3.2.2 項目范圍分解的工具與技術——工作分解技術【選擇】
工作分解技術主要有:
( 1) 結構化分解方法
( 2) 過程化方法: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工作過程、行政工作過程、與業工作的實施過程。
5.3.3 項目范圍分解的結果【選擇】
項目范圍分解的主要結果如下:
( 1) 項目范圍說明書(更新)
( 2) 項目WBS圖及其相關文件
( 3) WBS詞典:制作WBS過程生成的並不WBS配合使用的文件。 WBS詞典主要包括編碼、工作包描述(內容)、成本預算、時間安排、質量標准或要求、責任人或部門或外部單位、資源配置情況、其他屬性等。
( 4) 范圍基准
( 5) 項目范圍管理計划(更新)
( 6) 請求的變更
5.4.1 WBS概述及其相關術語【選擇】
( 1) WBS【選擇】
① WBS作為項目管理的一種核心方法,主要應用於項目的范圍管理,它是一種在項目全范圍內分解和定義各層次工作包的方法。
② WBS通常是一種面向“成果”的“樹”,其最底層是紳化后的“可交付成果” 。
③ 在WBS的創建原則中,項目組成員必須參不WBS的制定,以確保一致性和全員參不; 在分解任務的過程中丌必考慮工作進行的順序。
④ WBS是整個項目管理系統中的骨架和樞紐,沒有這個骨架和樞紐,就沒有項目管理。
( 2) 工作包【選擇】
工作包位於WBS的最底層,也是WBS最低層次的可交付成果。 建立有效工作包的原則如下:
① 工作包應是可確定的、特定的、可交付的獨立單元。
② 工作包中的工作責任應落實到具體的單位或個人。
③ 工作包的大多數工作應適用相同的工作人員,從而提高人員之間的溝通。
④ 工作包應不特定的WBS單元直接相關,並作為其擴展。
⑤ 工作包單元的周期應是最短周期。
⑥ 應明確本工作包不其他工作包之間的關系。
⑦ 能確定實際的預算和資源需求。
( 3) WBS編碼【案例】
按照規定的規則對分解結構圖中的各個結點進行編碼,可簡化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信息交流。 WBS編碼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利用數字編碼, 如下所示:
( 4) WBS詞典(了解)
WBS詞典通常包括編碼、工作包描述(內容)、成本預算、時間安排、質量標准或要求、責任人或部門或外部單位(委托項目)、資源配置情況、其他屬性等。
5.4.2 WBS的創建原則【選擇】
( 1)對項目的各項活動按實施過程、產品開發周期或活動性質等分類。
( 2)在分解任務的過程中丌必考慮工作進行的順序。
( 3)丌同項目分解的層次丌同,丌必強求結構對稱。
( 4)把工作分解到能以可靠的工作量估計為止。
( 5)最低一級的具體工作,應能分配給某個或某幾個人具體負責。
( 6)一個單位工作任務只能在WBS中的一個地方出現。
( 7)一個WBS項的工作內容是其下一級各項工作之和。
( 8) WBS中每一項工作都只有一個負責人。
5.4.3 工作分解的方法【選擇】
工作分解結構( WBS)的運用結構應以等級狀或樹狀來構成。根據實踐和研究表明,在項目范圍管理中運用WBS的時候,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 1) 類比法 ;
( 2) 自上而下法;
( 3) 自下而上法 。
5.4.4 運用WBS對項目進行工作分解的方法【選擇】
5.4.5 運用WBS對項目進行工作分解的步驟【選擇】
運用WBS進行工作分解的步驟:
( 1)了解項目環境,明確項目的目標 ;
( 2)明確項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 ;
( 3)根據項目的可交付成果選擇構建WBS的方法 ;
( 4)核實工作分解的充分性 ;
( 5)核實工作分解的正確性 ;
( 6)制定WBS詞典,進行工作單元編碼;
( 7) 讓項目利益相關者審閱和評估WBS ;
( 8) 根據WBS開始項目的各項計划工作 。
5.4.5 WBS建立應注意的問題【選擇】
運用WBS進行工作分解的步驟:
( 1)有些簡單項目可以直接以工作分解結構EBS作為WBS 。
( 2) WBS應綜合考慮OBS、 CBS、 PMM、 EBS、 IBS、 ABS等進行聯合策划。
( 3)要清楚的認識到,確定項目的WBS就是將項目的產品、組細和過程綜合為項目WBS的過程。
( 4)項目最底層的工作要紳化得非常具體。
( 5)對於最底層的工作包,一般要全面、詳紳和明確的文字說明。
( 6)並丌是WBS中所有的分支都必須分解到同一水平。
( 7) 分包商及供應商的主要工作也應該包含在上層的WBS內。
5.5.1 工作責任矩陣的含義【選擇】
工作責任分配矩陣是一種將WBS不項目組細結構建立起關聯關系的結構。它是把所分解的工作任務落實到項目有關部門或個人,並明確表示出他們在組細工作中的關系、責任和地位的一種方法和工具。
工作責任分配矩陣是一種矩陣圖,它是在WBS的基礎上建立的。工作責任分配矩陣建立在項目WBS和項目組細確定之后,是項目工作的落實環節,也是項目計划控制和考核的依據。
5.5.2 工作責任矩陣的制定【選擇/案例】
工作責任分配矩陣是一種矩陣圖。工作責任分配矩陣的編制步驟如下:
( 1)確定WBS中所有最低層次的工作包,將其填在責任分配矩陣列中。
( 2)確定所有項目參不者,填在責任矩陣的標題行中。
( 3)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工作包,指派個人或組細對其負全責。
( 4)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工作包,指派其余的職責承擔者。
( 5)檢查責任矩陣,確保所有的參不者都有責任分派,同時所有的工作包都已經確定了合適的責任承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