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資源:湖科大教書匠--計算機網絡微課堂
速率
比特:計算機中數據量的單位,也是信息論中信息量的單位。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
常用數據量單位
連接在計算機網絡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比特的速率,也稱為比特率或數據率
帶寬
帶寬在模擬信號系統中的意義
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占據的頻率范圍
單位:Hz(kHz,MHz,GHz)
帶寬在計算機網絡中的意義
用來表示網絡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絡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絡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單位:b/s(kb/s,Mb/s,Gb/s,Tb/s)
其實,“帶寬”的這兩種表述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系。一條通信線路的“頻帶寬度“越寬,其所傳輸數據的“最高數據率“也越高
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或信道、接口)的數據量
吞吐量被經常用於對現實世界中的網絡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絡。
吞吐量受網絡的帶寬或額定速率的限制
時延
網絡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一般不方便計算,所以題目一般忽略不計)
時延帶寬積
若發送端連續發送數據,則在所發送的第一個比特即將到達終點時,發送端就已經發送了時延帶寬積個比特
鏈路的時延帶寬積又稱為以比特為單位的鏈路長度
往返時間
在許多情況下,因特網上的信息不僅僅單方向傳輸,而是雙向交互;
我們有時很需要知道雙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時間
因此,往返時間RTT( Round- Trip Time)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
利用率
通道利用率:用來表示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
網絡利用率:全網絡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
如果令D0表示網絡空閑時的時延,D表示網絡當前的時延,那么在適當的假定條件下,可以用下面的簡單公式來表示D、D0和利用率U之間的關系:
-
當網絡的利用率達到50%時,時延就要加倍;
-
當網絡的利用率超過50%時,時延急劇增大;
-
當網絡的利用率接近100%時,時延就趨於無窮大;
-
因此,一些擁有較大主干網的SP通常會控制它們的信道利用率不超過50%。如果超過了,就要准備擴容,增大線路的帶寬
丟包率
丟包率即分組丟失率,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傳輸過程中丟失的分組數量與總分組數量的比率。
丟包率具體可分為接口丟包率、結點丟包率、鏈路丟包率、路徑丟包率、網絡丟包率等。
分組丟失:
-
分組在傳輸過程中出現,被結點丟棄;
-
分組到達一台隊列已滿的分組交換機時被丟奔;在通信量較大時就可能造成網絡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