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一、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1. 速率

​ 速率即數據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表示連接在計算機網絡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輸位數的速率,速率的單位是 b/s,或kb/s, Mb/s, Gb/s 等

​ 信道的概念:

image-20201224151330169

2、帶寬

帶寬”(bandwidth)是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數據率”,單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或信道、接口)的數據量。

4. 時延

時延分為: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 發送時延:數據從本機完全發送出去所耗費的時間
    • 傳播時延:數據從A到B傳輸所花費的時間
    • 排隊時延:數據到B后分組排隊后的時間
    • 處理時延:排完隊后選擇路徑等操作花費的時間

5、時延帶寬積

image-20201224152406448

時延帶寬積又稱為以比特為單位的鏈路長度,即“某段鏈路現在有多少比特”。

6.往返時間

RTT(Round-Trip Time):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接收方確認的時間。

​ 可以通過ping命令來測試

7、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完全空閑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 網絡利用率則是全網絡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

​ 信道利用率並非越高越好。利用率高,排隊時延會急劇增加 ==> 比如高速公路上車越多,就越堵

二、非性能指標

  • 費用
  • 質量
  • 標准化
  • 可靠性
  • 可擴展性和可升級性
  • 易於管理和維護

如果本篇博客有任何錯誤和建議,歡迎大佬們批評指正

我是知逆,我們下期見

Peac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