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1. 速率
速率即數據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表示連接在計算機網絡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輸位數的速率,速率的單位是 b/s,或kb/s, Mb/s, Gb/s 等
信道的概念:
2、帶寬
帶寬”(bandwidth)是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數據率”,單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或信道、接口)的數據量。
4. 時延
時延分為: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
- 發送時延:數據從本機完全發送出去所耗費的時間
- 傳播時延:數據從A到B傳輸所花費的時間
- 排隊時延:數據到B后分組排隊后的時間
- 處理時延:排完隊后選擇路徑等操作花費的時間
5、時延帶寬積
時延帶寬積又稱為以比特為單位的鏈路長度,即“某段鏈路現在有多少比特”。
6.往返時間
RTT(Round-Trip Time):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接收方確認的時間。
可以通過ping命令來測試
7、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完全空閑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
網絡利用率則是全網絡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並非越高越好。利用率高,排隊時延會急劇增加 ==> 比如高速公路上車越多,就越堵
二、非性能指標
- 費用
- 質量
- 標准化
- 可靠性
- 可擴展性和可升級性
- 易於管理和維護
如果本篇博客有任何錯誤和建議,歡迎大佬們批評指正
我是知逆,我們下期見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