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通過這些指標可以評價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1、速率

2、帶寬

3、延遲

4、時延帶寬積

5、丟包率

6、吞吐量


 

 

1、速率

計算機網絡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對於計算機網絡來說,速率是指數據傳輸率,或者比特率,單位時間(秒)內傳輸的信息量(比特)。單位bps,kbps等

kbps =10*3次方bps

 

2、帶寬

在通信領域中,帶寬是指信號的構成頻率中,最高頻率和最低頻率的差值。單位赫茲Hz。

在計算機網絡中,帶寬是指 數字信道中所能傳輸的“最高數據率”。

 

3、延遲/時延

問題1:在分組交換網絡中,有哪些情況會造成時延呢?

問一個問題:在分組交換網絡為什么出現丟包和延遲?

  在分組交換網絡中,數據分組到達一個路由器,路由器先把這個數據存儲起來,再決定由哪個鏈路轉發。

  如果這個鏈路正在轉發別的分組,就需要這個分組先等待。排隊等待轉發的時間,就是排隊延遲時間。這個延遲時間取決於路由器擁塞程度

  等輪到這個分組時,就從第一個比特開始轉發,直到最后一個比特發完。轉發這個分組所需要的時間,就是傳輸延遲時間。傳輸延遲時間,取決於數據分組長度(正相關)、輸出鏈路帶寬(反相關)。

  路由器收到數據分組后,需要對數據分組做處理,比如差錯檢測,比如確定輸出鏈路等,這部分的處理時間,就是節點處理延遲

  數據分組從輸出鏈路發出,到下一個節點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在介質上傳播的時間,就是傳播延遲。和 物理鏈路長度(介質長度)、信號傳播速度有關

  綜上,有四種延遲:節點處理延遲、排隊延遲、傳輸延遲、傳播延遲。

  問題2: 是不是所有的數據分組,到達路由器中,都可以排隊等待被轉發呢?

  顯然不是的,在路由器中,用來存儲數據分組的緩存是有限的,如果在這個數據分組到達之前,路由器的緩存已經滿了,這個分組就會被丟棄。這就是丟包了。

 

  在分組交換網絡中,數據分組從到達某一個節點開始,到離開這一個節點到達下一個節點為止,就是一跳的時間延遲。

傳輸延遲和傳播延遲

傳輸延遲:在路由器中發送一整個分組需要的時間。

傳播延遲:信號從這一個節點到下一個節點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在介質中傳輸需要的時間。

節點處理延遲、排隊延遲、傳輸延遲都是發生在這一條的路由器中,而傳播延遲是發生在這個路由器和下一個路由器之間的。

 

 

4、時延帶寬積

時延帶寬積 == 傳播時延 * 帶寬。

傳播時延的單位是秒,帶寬的單位是bps,那么時延帶寬積的單位是比特,所以時延帶寬積也叫做以比特為單位的鏈路長度。

 

5、丟包率

丟包的原因是,路由器緩存的容量是有限的,分組到達已滿隊列的路由器時,將會被丟棄。

丟包率,顯然就是丟棄的包,除以發送方發送的所有的數據包。

丟包率 == 丟棄的包數量/所有的數據包 ==(所有的數據包-成功接收的包)/所有的數據包 ==1-成功接收的包/所有的數據包

 

6、吞吐量(吞吐率)

表示從發送端 與接收端 之間 傳輸數據的速率。

即時吞吐量:給定時刻的吞吐量

平均吞吐量:一段時間內傳輸數據的平均速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