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 - RFM


分析方法 - RFM

一、簡介

RFM模型是衡量客戶價值和客戶創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眾多的客戶關系管理(CRM)的分析模式中,RFM模型是被廣泛提到的。該機械模型通過一個客戶的近期購買行為、購買的總體頻率以及花了多少錢3項指標來描述該客戶的價值狀況。
根據美國數據庫營銷研究所Arthur Hughes的研究,客戶數據庫中有3個神奇的要素,這3個要素構成了數據分析最好的指標:

最近一次消費 (Recency)、消費頻率 (Frequency)、消費金額 (Monetary)


二、定義

(1)最近一次消費 (Recency)

定義

最近一次消費意指上一次購買的時候——顧客上一次是幾時來店里、上一次根據哪本郵購目錄購買東西、什么時候買的車,或在你的超市買早餐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時候。

理論上,上一次消費時間越近的顧客應該是比較好的顧客,對提供即時的商品或是服務也最有可能會有反應。營銷人員若想業績有所成長,只能靠偷取競爭對手的市場占有率,而如果要密切地注意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那么最近的一次消費就是營銷人員第一個要利用的工具。歷史顯示,如果我們能讓消費者購買,他們就會持續購買。這也就是為什么,0至3個月的顧客收到營銷人員的溝通信息多於3至6個月的顧客。

描述

消費的過程是持續變動的。在顧客距上一次購買時間滿一個月之后,在數據庫里就成為消費為兩個月的客戶。反之,同一天,消費為3個月前的客戶作了其下一次的購買,他就成為消費為一天前的顧客,也就有可能在很短的期間內就收到新的折價信息。

功能

消費的功能不僅在於提供的促銷信息而已,營銷人員的消費報告可以監督事業的健全度。優秀的營銷人員會定期查看消費分析,以掌握趨勢。月報告如果顯示上一次購買很近的客戶,(消費為1個月)人數如增加,則表示該公司是個穩健成長的公司;反之,如上一次消費為一個月的客戶越來越少,則是該公司邁向不健全之路的征兆。

重要指標

消費報告是維系顧客的一個重要指標。買過你的商品、服務或是曾經光顧你商店的消費者,是最有可能再向你購買東西的顧客。再則,要吸引一個幾個月前才上門的顧客購買,比吸引一個一年多以前來過的顧客要容易得多。營銷人員如接受這種強有力的營銷哲學——與顧客建立長期的關系而不僅是賣東西,會讓顧客持續保持往來,並贏得他們的忠誠度。


(2)消費頻率 (Frequency)

消費頻率是顧客在限定的期間內所購買的次數。我們可以說最常購買的顧客,也是滿意度最高的顧客。如果相信品牌及商店忠誠度的話,最常購買的消費者,忠誠度也就最高。增加顧客購買的次數意味着從競爭對手處偷取市場占有率,由別人的手中賺取營業額。

分類

根據這個指標,我們又把客戶分成五等分,這個五等分分析相當於是一個“忠誠度的階梯”(loyalty ladder),如購買一次的客戶為新客戶,購買兩次的客戶為潛力客戶,購買三次的客戶為老客戶,購買四次的客戶為成熟客戶,購買五次及以上則為忠實客戶。其訣竅在於讓消費者一直順着階梯往上爬,把銷售想象成是要將兩次購買的顧客往上推成三次購買的顧客,把一次購買者變成兩次的。

數據分析

影響復購的核心因素是商品,因此復購不適合做跨類目比較。比如食品類目和美妝類目:食品是屬於“半標品”,產品的標品化程度越高,客戶背叛的難度就越小,越難形成忠實用戶;但是相對美妝,食品又屬於易耗品,消耗周期短,購買頻率高,相對容易產生重復購買,因此跨類目復購並不具有可比性。


(3)消費金額 (Monetary)

消費金額是所有數據庫報告的支柱,也可以驗證“帕雷托法則”(Pareto’s Law)——公司80%的收入來自20%的顧客。它顯示出排名前10%的顧客所花費的金額比下一個等級者多出至少2倍,占公司所有營業額的40%以上。如看累計百分比的那一欄,我們會發現有40%的顧客貢獻公司總營業額的80%;而有60%的客戶占營業額的90%以上。最右的一欄顯示每一等分顧客的平均消費,表現最好的 10%的顧客平均花費1195美元,而最差的10%僅有18美元 。

理論上M值和F值是一樣的,都帶有時間范圍,指的是一段時間(通常是1年)內的消費金額,在工作中我認為對於一般店鋪的類目而言,產品的價格帶都是比較單一的,比如:同一品牌美妝類,價格浮動范圍基本在某個特定消費群的可接受范圍內,加上單一品類購買頻次不高,所以對於一般店鋪而言,M值對客戶細分的作用相對較弱。


三、客戶分類

以上三個指標會將維度再細分出5份,這樣就能夠細分出5x5x5=125類用戶,再根據每類用戶精准營銷……顯然125類用戶已超出普通人腦的計算范疇了,更別說針對125類用戶量體定制營銷策略。實際運用上,我們只需要把每個維度做一次兩分即可,這樣在3個維度上我們依然得到了8組用戶。

這樣,之前提的四個問題,就能很容易被解讀(編號次序RFM,1代表高,0代表低)

重要價值客戶(111) 最近消費時間近、消費頻次和消費金額都很高,必須是VIP啊!

重要保持客戶(011) 最近消費時間較遠,但消費頻次和金額都很高,說明這是個一段時間沒來的忠誠客戶,我們需要主動和他保持聯系。

重要發展客戶(101) 最近消費時間較近、消費金額高,但頻次不高,忠誠度不高,很有潛力的用戶,必須重點發展。

重要挽留客戶(001):最近消費時間較遠、消費頻次不高,但消費金額高的用戶,可能是將要流失或者已經要流失的用戶,應當給予挽留措施。



 

 

四、案例分析

如果你的預算不多,而且只能提供服務信息給2000或 3000個顧客,你會將信息郵寄給貢獻40%收入的顧客,還是那些不到1%的顧客數據庫營銷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這樣的營銷所節省下來的成本會很可觀 。

結合這三個指標,我們就可以把顧客分成555 = 125類,對其進行數據分析,然后制定我們的營銷策略。

消費、消費頻率、消費金額是測算消費者價值最重要也是最容易的方法,這充分的表現了這三個指標對營銷活動的指導意義。而其中,消費是最有力的預測指標。

如何在BDP個人版上建立RFM模型,幫助用戶分群:

第一步:先挑出來近1個月的復購用戶。

第二步:近1個月內復購用戶的平均實付金額做縱軸。

第三步:近1個月內復購用戶的購買次做橫軸,生成表格。

第四步,你需要自己在這個表格上划紅線。



 

 

橫着的紅線,代表着你認為來吃飯的客人平均每餐該花多少錢,我這里設定的值是25元,叫外賣25都沒付到,對我而言是低消費金額(低M)用戶。

豎着的紅線,代表着你認為復購多少次的客人,是你的高頻用戶。外賣點餐流動率很大,一個用戶每個月能在一家店點三次以上的菜,對我而言即是高頻。

這個RFM模型在實操時有什么用呢?舉個例子:

比如對圈用戶群發短信轉化只有不到1%時,你可以用RFM做個分析,只選取R值高的用戶(最近2周到最近一個月內消費的用戶),轉化率可以由1%提升到10%。

這也意味着,以往6元/訂單將下降到0.6元/訂單。掌櫃們是願意花600元給10000個用戶發短信,得到100個訂單,還是願意花48元給800人發短信得到80個訂單,相信大家一定會選后者。

而整體的RFM區分,則能夠幫掌櫃們針對不同的用戶發不同的短信,短信的開頭是用“好久不見”、還是用“恭喜你成為VIP”,就得看時重要保持客戶還是重要價值用戶了。只有能區分用戶,才能走向精細化運營。



轉載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a9b3a02ad492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