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67】| 項目變更管理


本章是對項目整體管理——實施整體變更控制內容的進一步詳細介紹。項目變更管理,是指在信息系統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於項目環境或者其他的原因而對項目的功能、性能、架構、技術指標、集成方法、項目進度等方面做出的改變。

 

1、項目變更的實質,是不斷調整項目方向和資源配置,最大程度地滿足項目需求,提升項目價值。

 

2、項目產生變更的原因:

(1)產品范圍(成果)定義的過失或者疏忽

(2)項目范圍(工作)定義的過失或者疏忽

(3)增值變更

(4)應對風險的緊急計划或回避計划

(5)項目執行過程與基准要求不一致帶來的被動調整

(6)外部事件

 

3、項目變更的分類:

(1)按變更性質分:重大變更、重要變更、一般變更。(審批權限不同)

(2)按變更迫切性分:緊急變更、非緊急變更。(處理流程不同)

(3)按變更內容分:針對特定的項目進行細分

 

4、變更管理的原則包括:

(1)基准管理:基准是變更的依據

(2)變更控制流程化

(3)明確組織分工

(4)評估變更的可能影響

(5)妥善保存變更產生的相關文檔,確保其完整、及時、准確、清晰,適當時可引入配置管理工具

 

5、與變更管理有關的組織機構有哪些?(重要)

一)項目控制委員會或配置控制委員會CCB,或相關職能的類似組織,是項目的所有者權益代表,負責裁定接受哪些變更。CCB由項目所涉及的多方人員共同組成(甲方、乙方、監理方),也可以是一個人,如果是一個人就是甲方領導(也可以是兼職)。通常包括用戶和實施方的決策人員。CCB是決策機構,不是作業機構;通常CCB的工作是通過評審手段來決定項目基准是否能變更,但不提出變更方案。

二)項目經理是受業主委托對項目經營過程負責者,其正式權利由項目章程取得,而資源調度的權力通常由基准中明確。基准不包括的儲備資源經授權人批准后方可使用。項目經理在變更中的作用:

(1)響應變更提出者的需求

(2)評估變更對項目的影響以及應對方案(初審)

(3)將需求由技術要求轉化為資源需求,供授權人決策

(4)據評審結果實施即調整基准

(5)確保項目基准反映項目實施情況

 

6、項目變更流程:(重要)

(1)提出與接收變更申請(均為書面正式形式,項目干系人都可以提出變更申請)。變更申請是變更管理的起點,故應嚴格控制變更申請的提交。

(2)對變更的初審(一般為項目經理負責)。初審的目的:①對變更提出方施加影響,確認變更的必要性,確保變更是有價值的;②格式校驗,完整性校驗,確保評估所需信息准備充分;③在干系人間就提出供評估的變更信息達成共識。變更初審的常見方式為變更申請文檔的審核流轉。(注:對於小的變更,項目經理可直接決策,無需走復雜的變更流程)

(3)變更方案論證(相關技術或經濟專家)。

(4)項目管理委員會審查(CCB)。

(5)發出變更通知並組織實施(項目經理組織團隊實施)

(6)變更實施的監控(項目經理)。

(7)變更效果的評估。從這幾個方面:①項目基准,這是首要的評估依據;②變更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否達成;③評估變更方案中的技術論證、經濟論證內容與實施過程的差距並促發解決。

(8)判斷發生變更后的項目是否已納入正常的軌道。

 

 

7、項目變更管理的工作內容及注意事項:

(1)在項目整體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更需強調變更提出、處理的規范化,可以使用分批處理、分優先級等方式提高效率。

(2)項目規模小,與其他項目關聯度低時,變更提出和處理應力求簡便、高效。關於小項目變更應注意幾點:

l   對變更產生的因素施加影響,防止不必要的變更、減少無謂的評估,提高必要變更的通過效率。

l   對變更的確認應當正式化。

l   變更的操作過程應當規范化。

 

8、項目變更就必須做相應的版本發布,並制定相應的應急回退方案。

 

9、軟件版本發布前的准備工作:

(1)進行相關的回退分析

(2)備份版本發布所涉及的存儲過程、函數等其他數據的存儲及回退管理

(3)備份配置數據

(4)備份在線生產平台接口、應用、工作流等版本

(5)啟動回退機制的觸發條件

(6)對變更回退的機制職責說明

 

變更在信息系統工程建設過程中經常發生,許多項目失敗的情況是由於變化的處理不當,有些變更是積極的,有些則是消極的,做好變更管理可以使項目的質量、進度、成本管理更有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