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PMP之四——項目整合管理


一、定義:隸屬於項目管理過程組中的各種過程和項目管理活動進行識別、定義、組合、統一和協調的各個過程

二、過程:

  1. 制定項目章程:對於啟動階段和規划階段的一切過程進行統一整合;標示着項目正式啟動;正式批准初步要求,並任命授權項目經理;批准代表項目正式啟動
    • 定義:授權項目經理使用組織資源開始項目活動的文件,記錄可交付產物的高層級信息
    • 輸入:
      • 商業文件:商業論證,同時包含業務需求和成本效益分析,用於確認項目的合理性和項目邊界
      • 協議:可正式合同類型,也可非正式的口頭或電子郵件
      • 事業環境因素:法律規則,市場條件,組織文化,組織治理框架
      • 組織過程資產:標准過程、政策、過程等
    • 使用工具:產出高層次、宏觀和總體性內容
      • 專家判斷:風控小組
      • 數據收集:頭腦風暴(需要引導者引導)、焦點小組(同職能)、訪談(私密,1對1)
      • 人際和團隊:沖突管理、引導、會議管理
    • 輸出:
      • 項目章程:高層級
        • 范圍:目的、需求、描述、可交付成果,即功能
        • 時間:里程碑計划
        • 成本:預算
        • 質量:成功標准、審批要求、退出標准(關閉或取消項目)
        • 資源:相關方、項目經理、發起人
        • 風險
      • 假設日志:假設和制約(未來風險預測,層級低);高層次的納入項目章程
  2. 制定項目管理計划:制定后續執行、監控、結尾的相關流程;制定項目管理計划,即基准化(管理的主要工具);漸進明細地不斷更新
    • 輸入添加其他子過程規划計划
    • 工具:同1,區別在於數據收集可通過核對單(checklist)來處理
      • 啟動會議(kickoff meeting):標識規划結束,執行階段開始;確認所有相關方職責,確認項目目標
    • 輸出:
      • 變更管理計划的臨界值,通過規划過程輸出、事業環境因素和組織過程資產確認
      • 文字順序有講究,需要記住項目管理計划的部分,非此18項則是項目文件,此類文件根據需求而編寫,實現高效管理
  3. 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目標提高項目成功率;實際操作為管理計划中所確認的工作,並實施已批准變更
    • 輸入:
      • 項目管理計划、項目文件、事業環境因素、組織過程資產
      • 批准的變更:
        • 糾正措施:使當前績效和計划重新一致
        • 預防措施:風險控制,使未來績效符合計划
        • 缺陷補救:質量控制
        • 更新:相關方需求變更
    • 工具:
      • 專家判斷、會議
      • 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 工作授權系統:用來授權開始項目工作的正式程序,以保證項目工作由正確的組織、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順序執行(防止鍍金)
        • 進度計划軟件工具
        • 配置管理系統
        • 信息收集與發布系統
        • 自動化界面
        • 自動獲取KPI
    • 輸出:
      • 可交付成果,第一版完成就開始進行變更管理
      • 工作績效數據:記錄的原始數據和測量值
      • 問題日志:項目文件,管理問題;跟隨監控進行記錄
      • 關鍵字:存在功能滿蔓延和預算超支,存在多個內容計划,參考只能是項目管理計划
      • 變更請求:
        • 變更過程口訣1:1溝2記3流程4日志5更新6實施(1與提出者溝通,評估影響;2記錄變更單;3流程審批;4記錄變更日志;5更新項目計划;6實施新計划)
        • 變更類型口訣2:糾正->拉績效;預防->控風險;缺陷->補質量;更新->客戶提(團隊的不算)
  4. 管理項目知識:知識管理,以便后續學習; 盡可能將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知識分享和集成
    • 關鍵營造相互信任的氣氛,激勵團隊成員
    • 工具:
      • 專家判斷、人際團隊技能
      • 知識管理:
        • 組織員工進行分享隱性知識,通常前期通過面對面方式,后期可虛擬互動;例如故事會、興趣小組、研討、茶座等
        • 顯性知識分享,建立人與知識的關系,並用互動和信息管理工具來維護信息的傳遞
      • 信息管理:創建人們和知識的聯系,促進顯性知識的分享;例如文件、經驗教訓登記冊、圖書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 輸出:
      • 項目管理計划更新、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 經驗教訓登記冊:早期階段創建,可作為階段輸入,同時可在輸出進行修改;最終成為組織過程資產
  5. 監控項目工作:跟蹤、審查和調整項目進度;分析測試結果並預測趨勢,從而推進過程改進
    • 輸入:工作績效信息:執行階段獲得數據,分析產出的值
    • 輸出:
      • 工作績效報告:全面評價項目狀態;並作為決策和采取行動的依據
        • 價值:PV(計划價值),EV(掙值),AC(實際成本)
        • 偏差:進度=EV-PV;成本=EV-AC
        • 績效指數:進度=EV/PV;成本=EV/AC
    • 工具:
      • 專家判斷、會議
      • 決策:一致同意、大多數同意和相對多數同意
      • 數據分析:備案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掙值分析、根本原因分析、趨勢與偏差分析、決策
  6. 實施整體變更控制:貫穿項目始終;審查、批准並管理;無論變更與否都應記錄變更日志並納入組織過程資產
    • 工具:
      • 專家判斷、會議、決策
      • 變更控制工具:
        • 配置控制:用於關注可交付成果的功能特征和物理特征;過程包含:識別配置項、記錄並報告配置項狀態、進行配置項核實和審計
        • 變更控制:識別變更 -> 記錄變更 -> 做變更決定 -> 跟蹤變更
      • 數據分析:備選方案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
    • 審批權限:量化指定
      • 項目經理:緊急情況變更
      • 發起人:項目章程變更
      • 變更控制委員會:項目計划中18個文件的變更
      • 客戶:需求變更
    • 變更控制委員會(CCB\CAB):臨時存在;同一變更同一時間不能重復出現(防止舞弊)
  7. 結束項目或階段:確認工作完成,采購合同完成,移交可交付成果,交付最終收尾報告,滿意度調研,總結,存檔,釋放資源;確保之前階段有關的所有活動均已完成
    • 輸入:
      • 驗收的可交付成果:包括中間段的驗收,提供驗收文件
      • 采購文件:所有涉及采購文件歸檔
      • 商業文件(效益管理計划)、協議:確認符合目標
    • 工具:
      • 專家判斷、會議(總結會)
      • 數據分析:文件分析(現有項目文件);回歸分析(變量值關聯分析);趨勢分析(模式有效性);偏差分析(最終目標和計划目標分析)
    • 項目提前完成,先調查和記錄中止原因,並將已完成或未完成項目交接他人

 

 三、趨勢:掌握項目總體情況,對整個項目承擔最終責任

  1. 使用自動化工具:PMIS,實現項目目標和效益;CRM,ERP
  2. 使用可視化工具:jira/confluence,獲取和監督項目,實時狀態;excel,project
  3. 項目知識管理:累計控制流動率
  4. 增加項目經理的職能:啟動前准備帶入項目經理;團隊培養(xp,師徒)
  5. 混合型:新的技術或工具,變革;敏捷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