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以「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嗎


現在互聯網上各種媒體、各種課程 都在宣揚着「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的理念。雖然初衷是好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基於產品思維去思考問題和把握項目方向,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

因為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需具備的素質和要求其實是非常高的。產品經理往往是大多數項目成功如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產品經理必須要能探索出有價值的產品,還需要評估出產品的可用性、可行性,並最終按預期交付給用戶。

在這個號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的時代,一名真正優秀的產品經理就顯得格外緊俏了。

最近看了《啟示錄》這本書,雖然主要講的是如何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但其中產品經理的部分也梳理的很透徹,很有學習的價值。今天我就結合在《啟示錄》中理解到的內容,一起來聊一聊,什么是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應該如何去做。

一、產品經理的職責?

產品經理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是梳理其核心職責,主要為兩點:

  • 探索有價值的產品機會

  • 確定產品的解決方案

下面來分析一下這兩個職責。

  1. 探索有價值的產品機會

    產品經理不一定是需求方,不一定是 idea 的發起人,但他必須得是 idea 的評估人。有時候 idea 的來源有很多,可能是 公司老板、領導、也可能是用戶/客戶、還有可能是同事、朋友。但無論是誰提出的 idea,最終都需要由產品經理去負責審核這些點子,去調研和判斷當前 idea 有沒有價值,是否可行,避免給公司浪費時間和資源。

    評估的方法有很多,這屬於產品經理的通用技能。但思路上可以圍繞着以下幾個問題去透視:

    (1)產品的價值:這個產品要解決什么問題

    (2)目標市場:這個產品是為誰解決問題的

    (3)市場情況:這個產品能做多大,成功機會有多大,時機對不對

    (4)度量指標:用什么指標去判斷這個產品是否成功

    (5)競品格局:市面上有哪些同類產品,我們的優勢是什么,成功的條件是什么

    (6)推廣策略:產品推廣營銷的方式是什么

  2. 確定產品的解決方案

    當產品經理已經完成上面第一步,探索出了一個有價值且符合公司發展方向的產品機會(idea)后,就應該開始第二項工作:確定這個產品的解決方案了。

    確定產品的解決方案主要是指:要明確這個產品的 基本功能、特征、用戶體驗、邊界、核心亮點 以及 發布標准 等。

    這一步需要與各方溝通,例如 市場、設計、研發、測試 等可能影響產品最終構成了各個方向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和探討,最后敲定的產品方案可以通過 PRD(產品需求文檔)和 原型 來作為交付物。

二、產品經理的協作?

在項目中,產品經理應該是一個需要與不同職能方向的人員打交道最多的人。他除了需要深入產品,也需要深入熟悉與自己協作的團隊,這樣才能保障最終產出的產品符合當初的計划。

  • 產品經理與項目經理

    首要要明白,產品經理不是項目經理,雖然很多公司把產品經理當做項目經理在用,但隨着產品功能越來越多,產品發布流程越來越復雜,產品經理是沒有精力去兼職項目經理工作的,必須有單獨的項目管理崗位出來對項目推進負責。

    產品經理的職責是探索有價值的、可行的產品。而項目經理則關注如何執行計划以便按期交付產品。

  • 產品經理與設計師

    一個好的產品必須具備好的用戶體驗,甚至有的時候用戶體驗就是產品的生命。產品經理應該與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 密切的配合,設計出良好的用戶體驗,打造出好用的產品。

  • 產品經理與程序員

    產品經理與程序員的協作非常關鍵,因為程序員就是那個最終將產品idea實現出來的人。有的公司里面產品經理的地位似乎比程序員要高一些,因為看起來產品經理就是那個決定開發什么功能的角色。

    但《啟示錄》中建議,產品經理要想與程序員完美協作的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雙方承認彼此平等,即任何一方不從屬另一方,一個提需求,一個負責實現,雙方互相依賴。

除了上述以外,在產品經理的協作要點中,一定要記住「留空間 」,什么意思呢?

業務方/市場方 在給產品經理提想法/提需求的時候,一定要給產品經理留出自主空間。

產品經理 在給 設計師、程序員 提想法/需求的時候,也一定要給他們留出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

喬治史密斯巴頓有一句名言:

「永遠不要告訴別人怎么做。告訴他們做什么,他們自然會發揮天賦,給你驚喜 」

三、如何打造富有創意的產品?

雖然在《啟示錄》中提到了打造富有創意的產品十大要點,但我覺得並不全適用於現在很多互聯網場景。因此我結合自身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分享:

  • 最好的創意來自於普通員工

    雖然大多數產品創意是來自於公司領導或業務市場部門,大家都認為優秀的產品是戰略規划的結果,不可否認,有這個因素。但還有很多來自於身邊普通員工的idea也很有價值,尤其是公司在嘗試創新項目的時候,多去問問最了解那一塊的同事與朋友,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Google公司就是一個典型,它允許員工每周拿出20%的時間去嘗試自己得想法,開發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無論這個項目與平時的工作相不相關,通過這個方式去發揮員工的主管能動性,鼓勵大家創新。事實上從Google的產品上也可以證明這個方法是有效的,Google很多偉大產品都是由員工自主創新的,比如 Gmail、Goole News、AdSense等。

  • 產品評審團

    一個 idea 要不要被執行,必須得有人拿出決定,敲定出產品決策,單單產品經理可不行。為了保證這種產品決策的效率,就可以引入一種「 產品評審團 」的方式。

    采用產品評審團,是一個可以讓公司相關人員及時作出明智的產品決策的有效方法。目的是通過評審的方式來制定公司產品的戰略方向,監督公司產品的研發流程、有效的配置公司資源。具體方式如下:

  1. 第一步,列出待評估的產品idea,讓相應的產品經理進行說明和評估

  2. 第二步,對選出的已評估完有價值的產品idea去確定產品解決方案

  3. 第三步,評審產品原型、成本、收益預期等,以決定是否開發此產品

  4. 第四步,評審最終的產品,涉及 功能、品質,影響等,以決定是否發布此產品

    四個步驟分別在產品的不同時期進行會議評估,需要公司各部門的關鍵人員參與決策。

  • 提早試用

    盡早的給未來的用戶試用。在產品還未開發出來之前,就應該拿出 高保真的產品原型圖 給用戶去試用,收集改進建議。在產品完成但未發布之前,就應該選出部分的種子用戶去試用產品,收集優化建議。

    越早試用,讓產品越早面對真實用戶,就能越早避免問題。

  • 最小產品

    這一點有些類似於產品MVP原則,MVP也叫最小化可行產品。

  • 如圖,以交付交通工具為例,不是讓先造一個輪子,再造一個殼子。而是可以先造一個滑板車,再升級為自行車,最終升級為汽車。因為最終的需求是制造出快速的交通工具交付用戶。通過MVP的方式可以提前測試用戶的需求是否真實,是否成立。

  • 懂用戶情感需求

    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必須得懂得用戶的情感訴求。

    就連咱們的微信之父 張小龍 都說過:產品經理要懂得抓住用戶的貪嗔痴。

    其實這就是只要懂用戶的情感訴求,產品經理要去深入的了解用戶的想法和感受,抓住用戶的情感需求,尤其是 非理性用戶的情感需求,因為這類需求更為典型,屬於放大后的情感需求。先理解了 非理性用戶,再去理解 理性用戶和觀望者用戶就容易了。

以上,就是對優秀產品經理的一些思考。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一下吧。

本文原創發布於微信公眾號「 不止思考 」,歡迎關注,交流 互聯網認知、工作成長、大數據、架構、Web等技術。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