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讀書筆記


由於目前團隊沒有配備產品經理,所以我和測試、UI設計組成了臨時的產品小組,負責和業務部門的用戶溝通需求,為了提高自己的產品思維,我在喜馬拉雅上聽了幾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解讀,現將筆記整理出來分享與各位園友。

一、關於此書

  

  這是一本自稱為寫給“-1~3歲的產品經理”的書,作者蘇傑,阿里巴巴產品經理。“-1 歲”指的是“泛產品經理”群體,比如自認為是“產品新人”的“職場老人”,需要自己做產品的早期創業者,對產品感興趣並且工作中可能要承擔部分職責的技術、設計、運營等人員,其他行業對互聯網產品感興趣的從業者等。

  在閱讀《企業IT架構轉型之道》時了解到,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浪潮中,中台架構被推上舞台,共享服務中心的理念將被企業應用,而傳統IT信息部門的架構師也在朝着業務架構師轉變,這種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會成為企業寶貴的資產之一。因此,懂業務(這里的懂業務指的是能對業務的下一步發展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對業務流程如何進一步優化能更好的地提升業務,甚至對企業現有的業務提出創新的想法,為企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會成為IT工程師們的下一步必修課,這需要一個思維的轉變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思維的轉變中,產品思維是最重要的一個,因此了解一點產品經理的工作對我們IT工程師/架構師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二、精華筆記

2.1 怎樣入行PM?

  (1)從“用產品”的思維 => “做產品”的思維

  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產品的功能琢磨產品背后的規則、邏輯和長遠規划。

  (2)能夠有效管理資源

  能夠有效地管理好信息、時間、人和錢,管理好各種資源才能有效利用各種資源。

2.2 初級PM的核心工作

  (1)分析用戶需求

  首先,我們得明確我們的目標用戶(免費用戶,付費用戶)。

  其次,謹慎聽取目標用戶的需求和意見。比如,當用戶提出自己的需求的時候,他們的表達往往是片面的,這時就需要PM擦亮雙眼,找出用戶的說法背后真正的、深層的需求,進而轉化為產品的需求。

用戶的直接需求有時候並不能達到他們最想要的目的,相反可能會導致南轅北轍的效果。作為產品經理需要用專業的角度去引導用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關於如何分辨用戶的真偽需求,可以參考這一篇《案例分析:用戶的真偽需求如何辨別?

  最后,PM需要着眼於大局,找到那個最有商業價值、性價比最高的用戶需求和實現方法。

  

  (2)項目管理

  一方面,PM需要詳細接話,將“產品究竟怎么做”准確傳達給團隊中的每一個人。=> 確保整個團隊都了解需求,從而不易走偏。

  另一方面,PM需要量力執行,盡可能控制好項目的任務量,讓任務在“敏捷開發”中推進。=> 確保整個團隊的工作負荷維持在一個可控的范圍,避免996!

  (3)協調資源

  PM像一個“中樞系統”協調各種團隊資源來完成一個產品,這些資源包括了:

  • 設計與運營團隊 => 內部支持
  • 研發團隊 => 技術支持
  • 商業團隊 => 推廣支持

2.3 初級PM如何進階?

  (1)修煉產品的戰略思維

  作者指出,產品的戰略思維是一個互聯網產品的宏觀發展方向,也就是“我在哪里”和“我要去哪”的問題。

  “我在哪里” => 弄清所處行業、競爭對手還有自己的狀況。

  “我要去哪” => 弄清產品瞄准的市場、目標用戶、產品功能定位等等。

  (2)修煉PM的核心素養

  觀察力是產品靈感的源泉,只有善於觀察的人一般來說的思路才會更寬和靈活,也只有善於觀察的人才能保持好奇心和創造力。因此,具有觀察力及相關品質是創造好產品的動力。

三、完整腦圖

參考資料

蘇傑,《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宛山,《喜馬講書-解讀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Chloe,《案例分析:用戶的真偽需求如何辨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