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數學學院 13 級--16 級本科生對高等代數博客和每周一題的評價


以下是復旦大學數學學院本科13級、14級、15級和16級部分同學對高等代數博客和每周一題的評價。


13級  谷嶸同學

非常非常有幸能在復旦第一學年學習謝帥的高等代數課程,謝老師不論是上課效率、板書還是與學生的互動,都是我在復旦大學遇見的最優秀的老師。在大一下半學期,我們的高等代數課程進入了核心內容的學習,謝老師對於特征值章節清晰而引人入勝的講解一下子提升了我的學習興趣,對於像我這樣不滿足於課后作業和書本內容的學生們,謝老師還為我們安排了“每周一題”這一具有挑戰性的活動——顧名思義,謝老師每周都會結合教學進程,在他的博客上為對高等代數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們出一道題目,並在兩周后發布解題思想,這些題目大多簡潔美麗卻具有一定的難度。我至今仍清晰記得自己第一次做出每周一題時的興奮與喜悅,在謝老師肯定了我的做法后,我收獲了極大的成就感和認同感,這也鼓勵我在高等代數課程上繼續努力學習,極大開發了我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的能力,也讓我成為了“每周一題”活動的活躍分子。

從高中到大學,很多同學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認同感的缺失:有些課程上了一學期下來老師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名字,然而謝老師絕對是一個例外:不論是“優等生”還是成績一般的學生,謝老師都會像對待朋友一樣尊重、關心。我深刻記得自己曾經為了思考一道每周一題徹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便跑到謝老師辦公室求教:謝帥並沒有直接告訴我題目的標准答案,而是對我循循善誘,通過一些小的提醒讓我在他辦公室的白板自己推出解題過程,之后老師還叫我好好休息,健康最重要。那是我大學里最緊張,最快樂,也是最感動的早晨。


13級  宋沛穎同學

高等代數每周一題將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延伸到了課下,對增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有着很大的作用。由於大學的教學環境相對自由,低年級本科生在課下接觸老師、與老師討論學習問題的機會並不多,而高等代數每周一題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很好的平台。通常來講,每周一題都會緊靠課堂上老師講授的方法和技巧,讓我們將知識與方法的吸收和運用很好的銜接在了一起,將課上的思維延伸到了課下。不同於高等代數教材和白皮書,每周一題對於每一屆學生都是嶄新的、有針對性的,很好的將新題型與老師上課強調的方法緊密結合在了一起,這也就更容易培養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除做題之外,在線上和線下與老師和同學的討論中,更是能讓學生獲益良多。每次上完課發現新的每周一題又出現的時候,同學們都能感受到授課老師對我們學習的督促與跟進,也就有了學好這門課的壓力與緊迫感。在其他同學對每周一題提出更加簡潔漂亮的解法的時候,同學們也可以在與大家的交流中思考良多。雖然每周只有一題,但這卻能在學生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激發同學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13級  鹿彭同學

我是大一下開始接觸高代每周一題的。那時候人人網還比較流行,謝老師在博客上出題后也會在人人網公布,鼓勵同學們給出解答。我本來只是簡單看看、說一點思路,有一次謝老師忽然主動要我解答,我想了好幾天,后來還是在同學的提示下才做出來的。后來每周一題我更關注了一些,感覺題目風格不固定、不死板,需要對課程內容有很好的理解才能答上。在我們這屆之后,謝老師還一直堅持每周一題的工作,作為高代白皮書的拓展、提供了很多高質量的題目。在解答每周一題中發現和鍛煉起來的優秀學生,在后續的專業學習上也都有相當精彩的表現。


14級  金羽佳同學

謝老師的高等代數博客可以說是我初來數院之后,最常瀏覽的課程主頁;博客中的答疑解惑、學習方法指導為迷惑中的我指點方向;博客中的每周一題、難題多解也磨練了我挑戰問題、鑽研問題的精神,是我最初開啟數學興趣之門的鑰匙。我們這一級是第二屆接觸每周一題的學生。所謂每周一題,顧名思義,就是每周謝老師自己出題,布置給感興趣的同學較難的問題。在我看來,這些問題或是與當下的課程內容結合緊密;或是展現了當時課程與過往某些知識點的聯系;或是環環相扣難度遞增,與我有頗為深刻的價值,值得反復推敲。同時,每周一題還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每當老師公布多個同學的解答,一題多解常常出現,不同同學擅長以代數、幾何等不同方式攻克難題,這樣的交流使同學們能夠取長補短,鞏固認識。最重要的是,在思考每周一題的過程中,從一開始的茫然無措到漸漸能夠獨立完成,每周一題最關鍵的意義是在於用平時見不到的題目,敦促我們培養了獨立思考、不畏困難、堅持探索的精神。可以說,如今在數院已度過了第三個年頭的我,若不復習很難完整回憶起大一學習的種種高代技巧,然而在任何科研工作中,面對新問題時,我都會回憶起當年面對每周一題時鍥而不舍的思考與嘗試。很幸運遇到謝老師,也感謝他花費自己大量的時間為我們提供了一道道高質量的問題,在第一年加入數院時就能幫助我們培養這些寶貴的品質,相信這將會讓我們在未來的學業、工作和學術道路上受益終身!


14級  王華同學

轉眼已經要大四了,三年在復旦數院當然收獲了很多知識,也斷然收獲了許多知識以外的眼界和認識。但是一切認識論和知識體系的基礎無疑是大一時打下來的,我認為謝啟鴻老師的高代課給了我非常扎實的代數功底的同時,又給了我許多代數的哲學和思考,上他的課非常受用!

謝啟鴻老師的講課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非常深入淺出、生動有趣,他說會保證所有同學都能聽懂,一般而言這會使得學得相對較好的同學感到進度緩慢無聊,而謝老師卻拿捏的恰到好處,既使大家都能聽懂,又讓靠前的同學也會不自覺地始終集中緊跟,收獲更多思考。

6節課時是很長的,但放在一周的168小時里,又是很短暫的;為了能讓我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並讓我們能更深入更扎實地理解高等代數的一些方法技巧和思想,謝老師連續4年為我們提供“每周一題”,每周都會有新思考、新收獲。我認為作業對我是簡單的;可是每周一題卻很有挑戰,許多題目最后也沒能做出來,但是思考的過程加上老師提供的詳盡且多樣的解答方式,讓我在每周都有一個高層次的“查漏補缺”(抑或也可稱為“提升拔高”)環節。而老師的博客上也給我們提供了歷年的每周一題,都可以參考,這是一筆寶貴的高代學習財富。 真的非常感謝他!也很懷念那樣平靜充實又美好的歲月。


14級  張鈞瑞同學

每當回憶高等代數這門大一基礎課的時候,除了謝老師課堂上飽含熱情的講解之外,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謝老師專門為教學准備的高代博客以及連載在高代博客的每周一題。謝老師的高代博客開設於2014年,如今已經走過了3個春秋,內容也是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這與謝老師在課堂外的努力負責是分不開的。記得學習高代線性變換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我並沒有深刻理解線性變換的幾何性質,恰巧看到了謝老師和他人在博客上對於這部分內容教材編寫的討論,茅塞頓開,再結合習題,終於順利地理解了這一難點。從此之后,經常瀏覽謝老師的博客,閱讀關於知識點的總結和各類技巧的講解的文章成了那段時日的日常事項,更有趣的是,謝老師博客的評論區也是大神雲集,經常會有精彩的評論出現。

每周一題更是高代博客的精品內容,謝老師每周精心准備一道具有“時效性”的題目,即解答題目一般要用到當周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每當謝老師公布題目的時候,我們寢室便會精神一振,放下手頭的事情,嘗試解答每周一題。這種良性的競爭氛圍以及交流各自解法的思維火花的碰撞極大地激發了我對高代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謝老師鼓勵我們把自己的解答用LaTeX寫好后發給他,這給了我們熟練掌握LaTeX的機會,為高年級課程作業的書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今我馬上要步入大四,再回顧謝老師當年為我們准備的每周一題,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謝老師的博客上,格外的喜悅和自豪。除此之外,研討每周一題的習慣被我應用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之上,不過這次出題人變成了自己。通過這一過程,愈發體悟到謝老師為我們准備題目時候的用心良苦。

最后衷心希望高代博客和每周一題能夠越做越好,給更多的學弟學妹們帶來幫助!


14級  郭昱君同學

在接受謝啟鴻老師一年的高等代數課程教學期間,白皮書是必不可少的寶典,而謝老師的高代博客也是每周必光顧之地。謝老師在這里公布每周一題,並提供上一周的解答。每周在完成平時作業和跟着教學進度學習白皮書之余,我還會用一定的時間鑽研完成每周一題。題目難度有一定挑戰性,在思考的同時我也會翻閱和回顧之前學習的知識,使得我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可以更為深入。我們寢室有時還會一起探討每周一題的解法,發現別人從不同的角度和思路解決問題,既能夠幫助我們融會貫通,也能增加我們學習高代的興趣。另外,高代博客上還有一些其他的補充內容,繼續拓寬我們對課堂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14級  張誠純同學

謝啟鴻老師的高等代數博客和每周一題在我高等代數學習中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謝老師的每周一題基本是針對本周學習的高代內容或是特別重要的高代知識點而出,頗有難度,題目本身就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了高等代數的無窮魅力。在思考並試圖解決每周一題的過程中,需要對題目多角度地觀察,也需要掌握高等代數中的一些運算技巧,提升了我對高等代數知識點的理解以及全方面的解題能力。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在博客上看到其他同學的不同解法,大家的思想會因為充分的交流而更加深刻而敏銳。


15級  楊彥婷同學

起初接觸高代時,理解和解題能力都局限在基礎知識點上,遇到稍微復雜的問題就會斷了思路,后來開始嘗試謝老師課后布置的思考題(每周一題),對高代整體的學習有了很大的幫助和提升。謝老師的博客上有很多對高代學習的資料推薦和經驗指導,無論對大一新生還是學習遇到困難的同學都是難得的指引。博客里的高代思考題很有難度,經常會一道題思考幾個小時,但是這個過程激發了我們對高代學習的熱情,也為我們訓練難題和技巧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謝老師編的題目都很巧妙,很多題都是一題多解,極大地拓展了我們的思維和思路,讓我們學會如何將課堂上學習的基礎知識靈活地運用在這些看上去難以下手的題目上。一個學期訓練下來,培養了做題目的感覺和直覺,積累了經驗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遇到難題會去嘗試,主動尋找思路,而不是望而卻步。


15級  胡曉波同學

謝老師開通了高等代數博客,並從2014年開始連續推出每周一題系列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高等代數。謝老師在博客中會發布一些往往超出課本之外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既是高等代數學習中十分有意義的結果,也是后續課程中非常常見的基本結論,閱讀之后給我綜合運用高等代數各方面知識的能力帶來有效的提升。而每周一題的各個小題在思維上具有明顯的遞進關系,可以系統考察高等代數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於我而言,每周一題是鞏固基礎和激發學習興趣的好材料。


15級  王昊越同學

在學習高代的過程中,“每周一題”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首先,這些習題在同類的參考書中是很少見到的,較一般的習題有較大的難度,其中很多題目蘊含了深刻的代數學背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引入同樣的內容,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地加深、鞏固了我對相關定理的理解。此外,每周一題的模式既沒有過多地增加負擔,又激發起了我學習高代的興趣。我經常會和室友、同學討論相關的問題,以一種更加輕松高效地方式促進了我對高等代數知識的掌握,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5級  劉核旭同學

在高等代數的學習過程中,謝老師的教學博客對我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學習老師的教學論文,我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中學不到的東西,使自己對代數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拓寬了知識面。博客上的每周一題,讓我感受到了代數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讓我學到了更多更靈活的解題方法,增進了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實體課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的別具特色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為我們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還可以開拓我們的數學思維,培養我們對數學的學習熱情,這對我們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16級  楊錦文同學

torsor,是代數幾何中的一個概念;torsor,也是謝老師的網名——從博客園,到網易博客,再到最近注冊的知乎;torsor,對我們而言,更是高等代數課堂之外又一不可或缺的知識寶地。

謝老師從2014年2月24日公布13級高代二的第一題每周一題,到我們16級2017年7月對期末考試的大題分析,已然堅持了三年有余。謝老師對每周一題的選題是一絲不苟的,相信每位做過的同學應該都深有體會。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我認為題目的質量與難度甚至是勝於白皮書的,一些題可能改編於論文的結論,也可能來自后續課程的結論推論,綜合性極強。這對我是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在初學的過程中。這些問題可能牽扯到許多基本定義與方法,抑或是對定理推論的靈活應用,又或是需要巧妙的構造與技巧。有些難題,可能一周都不能完全想明白,不愧為“每周一題”。再來說說每周一題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兩個細節,其一便是一題多解。謝老師非常樂意與學生交流,常常會和同學討論每周一題的思路想法並加以總結整理,如“16 級高代 II 思考題九的七種解法”,“16 級高代 II 思考題十的多種證明”等,都是各位同學與謝老師一起集思廣益而成的好文章。這種一題多解對於高代學習是大有裨益的。其二便更是獨具特色:謝老師常常會在上學期或是下學期前半學期給出一些命題,但是限制不可使用高代二或者之后課程中的結論。這無疑是人為增加了難度,畢竟現成的工具被限制了,逼着我們另辟蹊徑,“徒手造輪子”。可能這在學完大一的高等代數之后看是有些繞遠路,然而在當時的學習過程中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鞏固了當下所學,又可與后面的課程很好地銜接,促使我們反復思考,也展現了高等代數作為一門課程的整體性與互通性。

最后,十分感謝謝老師搭建了這樣一個平台,讓我們能夠積極思考,互相交流討論,不斷進步!


16級  朱民哲同學

謝老師的高等代數博客中的每周一題是為學有余力的同學准備的每周一次的思維盛宴。每周一題的質量非常高,有些問題雖然簡單,但是給出了非常實用的結論;有些問題會用到很實用、很巧妙的技巧,為讀者做其他題提供新的角度;有些問題直接是后繼課程要用到的定理,為我們今后后繼課程的學習做鋪墊;當然還有些問題非常的難,甚至高於期中期末考試壓軸題的難度,稱“每周一題”確實名不虛傳——每周只能想出一題。謝老師的博客另一個亮點是一題多解,不論是每周一題,還是期末考試壓軸題,謝老師都會把同學們給出的各式各樣精彩的解答匯集整理,作為博文發表。有些看似很難,無從下手的題,同學們居然能給出多達十種證法,閱覽這些解法,我不禁由衷地感嘆高等代數的奇妙和同學們迸發出的創造力,同時也感謝謝老師為我們匯集解法,辛勤工作,使我們能看到如此豐富的高等代數。


16級  何陶然同學

謝老師力求在課上把教學內容講得清楚而透徹,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能聽懂並掌握課本知識。為了讓平時學有余力的同學有所收獲,他在博客上推出了每周一題的欄目。題目涉及的往往是下一周才會上到的內容,且頗有難度,所以每周一題同時考察了學生的預習能力以及做難題的能力。謝老師作為16級的新生導師,對我們的學習狀況非常關心,常常通過微信來指導我們的學習或是給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上的建議。16級高代二思考題9是非常困難的題,我第一次做第9題時比較粗心,沒有理解題意,老師在微信上不厭其煩地指出我的錯誤,我才比較完善地完成了解答,同時對數域K上的Jordan標准型有了比較好的認識。思考題10也是一道難題,但是同學們的做題積極性反而更高。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謝老師博客上百花齊放的各種解答,非常精彩。我想,沒有謝老師的調動,沒有這每周一題,同學們是不會有這么高的做題熱情的。第10題的一題多解讓我看到了其他同學的思路,從而對課程內容有了更多層次、多方面的認識和體會。我相信,這對其他同學也是如此。這就是每周一題的魅力吧!


16級  沈伊南同學

謝老師的博客猶如小題庫,前些年的期中期末試題和思考題、高等代數的論文、教材答案以及我們這屆的每周一題等等,應有盡有。特別地,我從每周一題中收獲頗豐。每周一題,顧名思義,就是謝老師為啟發學生思考而每周定期更新的2-3個題目。題目多、綜合性強,絕大多數題目可以一題多解,就像“跳一跳能摘得到的蘋果”,不會難到讓人望而卻步,思考一番往往有所進展,讓我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然后我們會和謝老師交流思考成果,謝老師也會針對解答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我們詳細的指導,並不辭辛苦地整理學生給出的不同解法。我看到不同的思維方式,不禁感嘆數學之神奇,無奈自己水平之有限。簡而言之,感謝高等代數博客,讓我視野更廣,同時祝願學弟學妹更好的利用博客資源,實現自己的數學夢!


16級  蔣亦凡同學

謝老師博客上的每周一題板塊是對課堂很好的補充。根據教學進度每周會有相應的題目,題目比平時的作業難,是檢驗知識鞏固程度和熟練解題技巧的好方法。題目雖難,但其實往往考察的是一個特定的知識點或者某個技巧,如果想到便可迎刃而解。所以通過做每周一題可以查缺補漏。謝老師也會整理好每道題同學們的答案,發到博客上,一題往往有多種解法。如證明實對稱陣可對角化一題便有七種證明,通過學習不同的證明開拓了思路,也對題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激勵着自己想出更簡潔的解答。


16級  顏匡萱同學

謝老師的博客園是我大一學習中常去的一個網站。謝老師在博客園上介紹了高等代數的學習方法、提供了每周一題這樣非常好的思考習題、整理了包括每周一題在內的一題多解、系統地對一些高代里面的一些重要問題作了補充。在掌握課本知識以外,每周一題讓我學習到了不同的具有高難度的問題,促使我努力去尋求問題的答案。以本學期第九周和第十周的每周一題為例,這兩道題引出了一個自然的問題:復數域上的Jordan標准型應當如何推廣到實數域上?在學習謝老師的白皮書之前,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大一一年下來,我逐漸體會到除了解題是數學的一大難點,抽象出數學問題的本質也是一大難點。而每周一題對把握數學問題本質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激發了我對探索數學問題的熱情,對我數學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幫助!


16級  林晨同學

謝啟鴻老師的高等代數博客和“每周一題”是對高代課堂學習的額外補充,完善了一些課堂未涉及到的高代理論並提供一些較難題給我們擴展思路。“每周一題”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讓我們能夠有機結合課本與白皮書上的知識點與技巧,冥思苦想去解題,從而增加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並擴展了知識點。題目難度不一,有些是檢驗知識的運用,而有些像高代二的第九題和第十題,則技巧性很高,需要我們深化對Jordan標准型與對應子空間理論的理解。總而言之,高代博客與“每周一題”激發了我們的學習熱情,讓我們更好地感受與體悟高等代數之美。


16級  章俊鑫同學

謝啟鴻老師博客的思考題在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增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部分思考題難度不大,可以用將要學到或是剛學過的一些知識輔以一定的小技巧就可以做出來,是鞏固課內知識的良好手段。另一部分題目則難度較大,如16級高等代數II思考題的第9、10兩題,層層深入遞進——一方面鞏固了既有知識,另一方面在思考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鍛煉了思維能力,也加強了解題能力。成功解決一道思考題之后的巨大成就感也增加了學習的動力。

另外,謝老師的反饋機制也是值得稱道的。把題解發給謝老師后,謝老師可能會指出一些粗淺的解題想法背后的本質,這對加深理解是很有幫助的。以及謝老師還會整理大家的解答發布到博客上。瞻仰其他同學的解答對開闊思路大有裨益,不同的解法串聯起各個知識點、各個技巧。讀人題解,猶與人討論——思考題提供的也是一個交流討論、思維碰撞的平台。


16級  徐鈺倫同學

謝老師在課堂教學之外,希望同學們能夠不斷挑戰自己,於是采用了博客園的方式為同學們提供了挑戰提高自己的途徑,其中每周一題這個版塊便是其中的主打項目。我覺得這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思考難題的過程使我受益頗豐。每周一題中的很多題目具有相當的難度,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正是在獨立思考題目和與同學老師交流的過程之中,我逐漸加深了對於一些命題與定理的理解程度。一些思考題作為白皮書上相關題目的推廣,培養了我們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能力,之后面對高等代數的一些問題時,便會有一種游刃有余之感。

思考題的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它的難度是循序而漸進的,以16級高代二思考題的第9題為例,五個小問的難度依次遞增,做出前三個小問不算困難,但是從第四問開始,題目就變得比較陌生,令人難以下手,不過前幾個小問作為后面題目的特殊情況,為我們做出適當的假設提供了一些思路。這種命題方式也培養了我們對於高代學習的興趣,既不會因為難度不夠而產生驕傲自滿之感,又不會由於難度過大而萌生放棄之心。


16級  楊釗傑同學

在一年的高等代數學習過程中,謝啟鴻老師的高等代數博客和思考題給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謝老師的思考題是每隔一段時間更新的,內容往往與新學的知識有關。這些題目未必很難,但卻都很有意思,往往能帶領我對一個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高等代數II的思考題9和10。當時這兩道題難住了我好久,為了解決它們我還特地閱讀了謝老師的兩篇教學論文,這些過程讓我對所學內容有了更深的體會。最終當我做出這兩道題的時候,我感到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大大提高了我學習高等代數的信心和興趣。謝老師一直鼓勵我們拿做好的思考題與他交流,在這里十分感謝謝老師在與我交流思考題時對我的指導和鼓勵!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