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 入門 - 數學公式
1. 數學模型
LaTeX排版中,排版內容分為
-
文本模式
-
數學模式
-
行內公式
-
行間公式:公式單獨成行
-
在數學模式中,使用\text{<文本>}
實現中文文本現實。
1.1 相關宏包
\usepackage{amssymb}
特殊符號
\usepackage{amsmath}
矩陣
1.2 行內公式
行內公式一共有3種方式:
-
$ $
-
\( \)
-
\begin{math} \end{math}
行內公式壓縮問題:
-
在公式環境內使用
\displaystyle
命令還原公式實際尺寸 -
對於分數
\frac{}{}
可以使用\dfrac{}{}
代替 -
對於
array
和matrix
環境,則需要在每一個 cell 中使用\displaystyle
命令
命令 | 樣式 | 命令 | 樣式 |
---|---|---|---|
\sum_{i=1}^{n} x_i |
\(\sum_{i=1}^{n} x_i\) | \displaystyle \sum_{i=1}^{n} x_i |
\(\displaystyle \sum_{i=1}^{n} x_i\) |
\frac{1}{2} |
\(\frac{1}{2}\) | \displaystyle \frac{1}{2} |
\(\displaystyle \frac{1}{2}\) |
\dfrac{1}{2} |
\(\dfrac{1}{2}\) | ||
\min_{x} |
\(\min_{x}\) | \displaystyle \min_{x} |
\(\displaystyle \min_{x}\) |
1.3 行間公式
行間公式:
-
$$ $$
,不自動編號 -
\begin{displaymath} \end{displaymath}
-
\begin{equation} \end{equation}
,可以實現自動編號。 -
\begin{equation*} \end{equation*}
,不帶編號。
1.4 公式符號大小
4種公式style,可以調整公式大小
-
\textstyle
-
\displaystyle
-
\scriptstyle
-
\scriptscriptstyle
1.5 特殊命令
\limits
:在行內公式模式下,使得 \(\sum, \ \prod, \ \min, \ \Pr\) 等符號的上標和下標位於符號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僅對特殊的符號才會起作用。如:- \(\sum_{i=1}^{n}\) 和 \(\sum \limits_{i=1}^{n}\)
- \(\min_{x}\) 和 \(\min \limits_{x}\)
- \(\Pr_{i=1}^{n}\) 和 \(\Pr \limits_{i=1}^{n}\)
2. 特殊符號
2.1. 特殊符號對照表
LaTeX 希臘字母命令
2.2. 特殊字體
命令 | 樣式 | |
---|---|---|
A |
\({A}\) | 斜體 |
\mathrm{A} |
\({\mathrm{A}}\) | 正體 |
\mathbf{A} |
\({\mathbf{A}}\) | 正體,加粗 |
\boldsymbol{A} |
\({\boldsymbol{A}}\) | 斜體,加粗 |
\mathcal{A} |
\({\mathcal{A,N}}\) | 花體,手寫體 |
\mathbb{A} |
\({\mathbb{A,R,N}}\) | 空心 |
2.3. 特殊命令
\phantom{}
占位命令,用於占位,但不顯示。只能用於數學模式。
3. 矩陣環境
引入宏包 \usepackage{amsmath}
\begin{matrix} \end{matrix}
需要嵌套在equation
環境中
-
pmatirx
小括號,bmatrix
中括號,Bmatrix
大括號,vmatrix
單豎線,Vmatrix
雙豎線 -
矩陣環境中,用
&
隔列,用\\
分割行 -
省略號:
\dots
橫向,\vdots
豎向,\ddots
斜向 -
\begin{matrix} \end{matrix}_{n \times n}
帶矩陣維度 -
通過矩陣嵌套實現分塊矩陣
-
三角矩陣:
multicolumn
合並多列 -
跨列的省略號:
\hdotsfor{<列數>}
-
行內小矩陣:
\begin{smallmatrix} \end{smallmatrix}
array
環境實現復雜矩陣排版,類似於表格環境tabular
\begin{arrary}{r|r}
<content>
\end{array}
4. 多行公式
4.1. 常用命令
-
gather
和gather*
環境,不需要嵌套在equation
環境中-
使用
\\
換行。默認會對每一行公式都自動編號。 -
可以在
\\
前使用\notag
阻止編號
-
-
align
和align*
環境,不需要嵌套在equation
環境中- 多公式多行對齊,通過
&
指定對齊位置 - 每一行公式都自動編號
- 多公式多行對齊,通過
-
split
和split*
環境,需要嵌套在equation
環境中-
單公式多行對齊,通過
&
指定對齊位置 -
只有一個編號
-
-
cases
和cases*
環境,需要嵌套在equation
環境中-
條件公式,每行公式中使用
&
分隔為兩部分,實現條件對齊 -
使用
\\
實現換行,多條件
-
注:帶 *
的環境不會進行編號
5. 公式編號與引用
5.1 不編號公式
-
使用帶
*
的環境:如equation*
環境 -
在公式環境內使用
\notag
或\nonumber
命令,需要引入\usepackage{amsmath}
-
全局關閉
5.2 通常公式編號
首先在 equation
使用 \label{<eq:lable>}
命令設置公式的唯一標簽,然后在正文中 使用 \ref{<eq:lable>}
實現對公式編號的應用。如
\begin{equation} \label{eq:func}
f(x) = x^2
\end{equation}
% 正文
...如 Eq.(\ref{eq:func}) 所示...
5.3 子公式編號
使用 subequations
環境實現子公式編號,需要引入 \usepackage{amsmath}
\usepackage{amsmath}
\begin{subequations} \label{eq:subeqns} \begin{align}
x_1 + x_2 &= 3 \label{eq:subeq1} \\
x_1 - x_2 &= 2 \label{eq:subeq2}
\end{align} \end{subequations}
5.4 自定義公式編號
使用 \tag{}
命令可以自定義公式編號
\begin{equation} \label{eq:eq1}
x + y &= z \tag{Equation 1}
\end{equation}
6. 進階
6.1. align
和 alignat
二者都創建基於rl
對的列對齊,但是有以下兩點不同
-
傳入參數
-
align
不需要傳入參數,會根據內容創建足夠多的列 -
alignat
需要傳入參數,指定想要多少列。(目前還不明白參數什么意思)
-
-
列與列間的空格
-
align
在列與列之間添加空格<r col><l col> <space> <r col><l col> <space>
-
alignat
不會在列與列之間添加空格<r col><l col><r col><l col>
-
-
個人理解-
當
&
等於 1 時,&
符合分割左右列,並在此處對齊
-
當
&
大於 1時,-
第奇數個
&
用於分割同一rl
對的<r col>
和<l col>
,每一rl
對在此處對齊 -
第偶數個
&
用於分割形成rl
對,並在此處留白,以實現對齊
-
-
根據下述三個實例,來比較具體的不同
alignat
- 1
alignat
- 2
align
https://te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20682/aligning-a-system-of-linear-equations
mathtool
https://te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07237/siunitx-table-column-with-and-without-un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