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以太網第二彈|測試之實錘-1000BASE-T1物理層PMA測試實踐


背景

 


100BASE-T1方興未艾,國內外OEM量產車型紛至沓來;為了滿足高帶寬的應用場景需求(如圖像、雷達等數據傳輸),1000BASE-T1將至已至,如大眾MEB平台采用1000BASE-T1總線作為主干網,用於滿足域控制器之間的通信,以及實現如ICAS3域控制器與HUD、Display、Cluster之間的圖像數據傳輸。


物理層作為保證通信暢通的最基本條件,對其測試驗證既“基礎”又“關鍵”,尤其通信速率的提高對物理鏈路更為敏感。鑒於此,北匯信息嘉定實驗中心聯合多個合作伙伴&行業伙伴提前開展了相關的測試研究工作,探尋其中的“奧妙”。

 

 

100BASE-T1和1000BASE-T1對比

 

圖1 100BASE-T1和1000BASE-T1對比圖

 


1000BASE-T1-設備環境組成

 


實物如下圖2和圖3:

 

 

 

 圖2北匯自有車載以太網測試系統

 

圖3 被測的兩個千兆節點的連接實物特寫

 

CANoe+VN接口卡+ VT板卡+程控電源

  • CANoe+VN接口卡的作用:DUT測試相關的狀態設置和讀取
  • VT板卡的作用:DUT供電控制及提供喚醒/使能信號
  • 程控電源的作用:DUT供電

 

示波器(RTO2024)+信號發生器+測試軟件R&S ScopeSuite

  • 作用: Maximum Output Droop、Transmitter Timing Jitter in Master Mode and Slave Mode、Transmitter Timing MDI Jitter and Clock Frequency、PSD and Power Level and Output Voltage、Transmitter Distortion測試

 

網絡分析儀+測試軟件R&S ScopeSuite

  • 作用:MDI Return Loss、MDI Mode Conversion Loss測試

 

測試夾具

  • 型號:RT-ZF2、RT-ZF7A、RT-ZF8,實物見下圖4
  • 作用:接口轉換、環境配置

 

圖4 測試夾具

 

1000BASE-T1-測試對象簡介

 


PHY:BROADCOM BCM89883和MARVELL 88Q2112
實物如下圖5:


圖5 被測樣件

 


1000BASE-T1-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示意圖:


圖6 兩種線束的MDI Return Loss對比

 

圖7 兩種線束的Transmitter Distortion對比

 

圖8 兩種電源的Transmitter Distortion對比

 

圖9 兩種電源的Transmitter Timing MDI Jitter對比

 

圖10 兩種PHY的MDI Return Loss對比

 

1000BASE-T1-分析

 


100BASE-T1和1000BASE-T1 PMA測試內容對比


圖11 100BASE-T1和1000BASE-T1 PMA測試內容對比圖

 

測試用例上,1000BASE-T1取消了EMC相關測試要求,即MDI Common Mode Emission;在測試方法以及測試設備上,1000BASE-T1對測試環境和測試夾具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DI Return Loss等測試項主要是驗證在MDI接口處因阻抗不連續造成的信號反射是否符合標准要求,所以測試夾具和被測樣件之間的“鏈路”的品質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很大,此次測試特別對比了不同線束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測得數據也佐證了這點;同時,電源的某些特性同樣會對測試結果帶來直接的影響。

 

 

總結

 


當前的測試規范正處於迭代和完善的過程中,定會有一些“坑”和“死角”,需要“趟”。如對於部分測試項,必須選擇合適的測試模式,但測試規范中並沒有明確約束該條件,從而導致出現誤測的情況。且測試規范僅是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對測試環境也沒有明確說明,但實踐證明測試環境對測試結果有直接影響。這對於測試人員而言是挑戰和機遇並存,紙上得來終覺淺,需要在實踐中發現並分析問題,追根溯源,積累實戰經驗。


此次測試驗證歷時兩個多月,不斷在先驅和先烈間輪擺,特別感謝Rohde&Schwarz、Vector、Broadcom、Marvell等合作伙伴、行業伙伴給予的大力支持,共贏共享,相伴而行。


參考文獻
【1】IEEE Standard for Ethernet:Amendment 1: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100 Mb/s Operation over a Single Balanced Twisted Pair Cable(100BASE-T1)
【2】IEEE Standard for Ethernet:Amendment 4: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1 Gb/s Operation over a Single Twisted-Pair Copper Cable
【3】OPEN Alliance Automotive Ethernet ECU Test Specification(TC8 ECU Test)
【4】Datasheet:BCM89883 Single-Port Automotive Ethernet Transceiver
【5】Datasheet:88Q2110/88Q2112 Automotive 100/1000BASE-T1 Transceiver
【6】2019年羅德與施瓦茨汽車測試技術研討會:車載以太網技術及其一致性測試方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