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筆記基於b站袁帥老師的視頻制作,鏈接如下
Arch Linux完整安裝教程(GPT+UEFI模式),含桌面環境及AUR helper。2021年10月最新iso。_嗶哩嗶哩_bilibili
此筆記末尾對應視頻33:47處
archiso安裝arch
1.連接網絡
iwctl 進入網絡連接工具
device list 查看網卡,看到有一個wlan0
station wlan0 scan 用wlan0掃描無線網絡
station wlan0 get-networks 查看可用網絡
station wlan0 connect [Network Name] ,再輸入wifi密碼
exit 退出
ping -c 4 baidu.com packet loss為0則為連接成功
2.分區准備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查看鏡像
reflector --country China --age 24 --sort rate --protocol https --save /etc/pacman.d/mirorlist 反射器獲取中國24小時內使用https的鏡像,並按速率排序保存在 /etc/pacman.d/mirorlist 里(我這里原來加了sort選項,會顯示failed to rate https download,把sort選項去掉就成功了,不去掉后面mirrorlist里只有一個)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再次查看,和上次不一樣就換成功了
pacman -Syy 同步包數據庫
3.分區
lsblk 查看分區
gdisk /dev/sda 編輯分區
問號查看選項(p 打印分區表 n 建立分區 d刪除分區 w保存 q退出)
分區前,如果是實體機,要預留沒有被分區的空間
按圖中步驟
第一個分區:標記為efi,分配512M,對應hex code為ef00
第二個分區:標記為/,分配38G,hex code那兒直接回車
第三個分區:標記為swap,剩下空間全部分配完,hex code為8200
輸入p查看
無誤后輸入w
lsblk 查看,無誤后下一步,有錯誤重復上面
4.格式化
mkfs.vfat /dev/sda1 格式化efi分區
mkfs.xfs /dev/sda2 格式化/分區
mkswap /dev/sda3 格式化swap分區
lsblk -f 查看
沒問題進行下一步
5.掛載
mount /dev/sda2 /mnt 把未來新系統根/dev/sda2掛載安裝介質/mnt上
mkdir -p /mnt/boot/efi 啟動分區掛載點
mount /dev/sda1 /mnt/boot/efi 啟動分區掛載上剛剛創建的掛載點
swapon /dev/sda3 打開交換空間
(這里上面的順序不能錯,不然后面可能會出錯)
lsblk 查看
pacstrap /mnt linux linux-firmware linux-headers base base-devel vim bash-completion 把系統裝進/mnt並安裝一些可選項(選項對應內核 內核固件 頭文件 基礎包 開發工具組 vim bash自動補全)
安裝完成,下一步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為了讓系統識別每一塊分區的文件系統,需要生成一個文件系統的表文件,並追加到fstab里
cat /mnt/etc/fstab 查看寫入是否成功
成功
arch-chroot /mnt 進入新系統
6.安裝一些包
pacman -Syy 更新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efivar networkmanager intel-ucode (前三個和啟動相關,第四個網絡,第五個平台,如果是amd用戶換成amd-ucode)
grub-install /dev/sda 將grub寫進磁盤(虛擬機不需要這一步)
vim /etc/default/grub 更改一些grub設置,將GRUB_TIMEOUT改為2,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后面的quiet去掉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生成grub配置文件,輸出到grub.cfg
systemctl enable NetworMkanager networkmanager 設為自啟動
passwd 給root設置密碼
exit 退出
卸載介質
umount /mnt/boot/efi
umount /mnt
reboot
至此安裝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