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工具:ICE模型、HMW模型、KANO模型


1. ICE模型

定義

  • I:impact影響范圍——這個需求對多少用戶產生影響;
  • C:confidence自信程度——這個需求對用戶達成的效果預測;
  • E:Ease實現難以——這個需求的實現難度;

使用場景

  • 偏向產品方案的優先級

2. HMW模型

定義

How Might We = 我們可以怎樣做。

  • 明確用戶場景問題
  • 開始拆解問題
    1. 否定,如何想辦法讓用戶放棄這個想法;
    2. 積極,如何讓用戶提升自己來解決問題;
    3. 轉移,如何讓其他人解決問題,繼而解決這個用戶的問題;
    4. 腦洞大開,盡可能多列舉一些不敢想的方案;
    5. 分解,把很大的問題拆解成2-3個步驟;
  • 列出所有的解決方案;
  • 分類篩選;

使用場景

  • 偏向梳理產品需求

3. KANO模型

定義

  • 基本型需求:產品的必做功能,是用戶的核心需求,不提供用戶滿意度會大大降低,優化此類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顯著提升
  • 興奮性需求:實現用戶滿意度大大提升,不實現用戶滿意度不會顯著提升
  • 期望型需求:癢點,處於成長期用需求,企業要重點關注,實現用戶滿意會提升,不實現用戶滿意度會降低
  • 無差異型需求:用戶不在意,對用戶體驗毫無影響,盡量避免;
  • 反向型需求:用戶根本無此需求,提供用戶滿意度會下降;

使用場景

  • 偏向產品需求排序

4. 三種模型的應用

需求背景

某餐館需要開發一款店內點餐的小程序,用戶到店后掃碼點餐,服務人員收到用戶的點餐請求,生成訂單號碼,將菜單打印,送往后廚。

用戶需求

  1. 顧客能夠適用小程序點餐;
  2. 服務員能夠在后台收到點餐請求,生成訂單號,送往后廚;
  3. 后廚根據后台的各個訂單進行做菜;

需求分解

第一,明確需求場景

場景 需求
一位顧客進店后,掃描右上角的二維碼進行點餐操作,他想知道這家店最有名的菜品是什么,有什么優惠活動。 1.用戶可以看到菜品排名;2.用戶可以看到店鋪優惠;
服務員收到顧客的訂單后,將其打印出來送往后廚,但是訂單和訂單之間菜品有重復,后廚想要知道同一時段相同菜品的訂單量 1.小程序后台對要菜品進行分類和統計;
..... .....

第二步,將需求場景拆解到功能,功能對應解決明確的業務問題。

場景 需求 功能
一位顧客進店后,掃描右上角的二維碼進行點餐操作,他想知道這家店最有名的菜品是什么,有什么優惠活動。 1.用戶可以看到菜品排名;2.用戶可以看到店鋪優惠; 顯示菜品top排名;顯示菜品優惠折扣;
服務員收到顧客的訂單后,將其打印出來送往后廚,但是訂單和訂單之間菜品有重復,后廚想要知道同一時段相同菜品的訂單量 1.小程序后台對要菜品進行分類和統計; 設置訂單處理系統
..... .....
第三步根據用戶、業務需求畫出流程圖,對不同的角色創建不同業務處理狀態。
第四步梳理功能模塊,有哪些模塊、子模塊,每一模塊對應哪些功能。
第五步對功能的優先級進行排序,這時候就可以使用ICE模型和KANO模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