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產品思維30講
五個課程模塊
機會判斷:從一個“點”,看到一個“體”
1、點線面體/趨勢
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
怎樣做好機會判斷
(1)從你能做到的、能穩定提供的那個“點”開始;
(2)要看到這條“線”,而不要糾結於當下的“點”;
(3)當“面”打仗時,“面”上的“點”是有紅利的;
(4)CEO 應該去找到外部勢能,為組織賦能。
2、產品機會:找到痛點、癢點、爽點
痛點不是難受,而是恐懼。爽點是即時滿足。癢點是滿足虛擬自我
痛點、定義產品的切入點與重心點。而用戶黏度來自癢點的運營。沒癢點、不心動。只關注痛點,不體會癢點,用戶無感,不懂運營。“抓癢點的運營感”已經成了核心能力。癢點是什么?癢點是邏輯之外的那些小愉悅。
3、為用戶繪制“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按照一定的動機和行為方式,抽象出的用戶標簽和模型。
可以用來把握用戶特點和喜好。
第一套用戶畫像:第一只羊 / 頭羊 / 狼
第一只羊是種子用戶,讓他得到及時滿足,才能引入更多的羊;
頭羊是意見領袖(論壇版主、微博大V、淘寶店主……),當頭羊自發管理羊群時,產品就建立了自組織;
狼是利潤的貢獻者,如果你向B端收費,那狼就是B端。
第二套用戶畫像:大明 / 笨笨 / 小閑
大明對於自身需求非常了解,核心需求是價格或硬貨,忠誠度低;
笨笨有需求方向,但不明確。可能會逛 10 家店看了 200 條裙子,最后買了一頂帽子……一旦決定了要買的產品,大概率會變成“大明”;
小閑沒有消費需求,單純為了打發時間。
兩套畫像互為補充,你想服務哪種羊,就要按大明、笨笨、小閑,三種不同羊的需求,來設計你的產品。
4、場景:在特定空間/時間,觸發用戶情緒
什么是場景?
“場”是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一個場就是時間加空間。用戶可以在這個空間里停留和消費。
當用戶停留在這個空間的時間里,要有情景和互動讓用戶的情緒觸發,並且裹挾用戶的意見,這就是場景。
如果你沒有把它的消費場景考慮進去,這個產品就是不合格的。
場景的核心是在空間加時間點上觸發別人的情緒。
總結一下,做好一個產品,規划產品的七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