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 中位數 眾數的實際意義


平均數:反映了一組數據的平均大小,常用來一代表數據的總體 “平均水平”。

 

中位數:像一條分界線,將數據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來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眾數:反映了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用來代表一組數據的“多數水平”。

 

平均數:與每一個數據都有關,其中任何數據的變動都會相應引起平均數的變動。主要缺點是易受極端值的影響,這里的極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數,當出現偏大數時,平均數將會被抬高,當出現偏小數時,平均數會降低。

 

中位數:與數據的排列位置有關,某些數據的變動對它沒有影響;它是一組數據中間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數據極端值的影響。

 

眾數:與數據出現的次數有關,着眼於對各數據出現的頻率的考察,其大小只與這組數據中的部分數據有關,不受極端值的影響,其缺點是具有不惟一性,一組數據中可能會有一個眾數,也可能會有多個或沒有 。

 

 

平均數:是統計中最常用的數據代表值,比較可靠和穩定,因為它與每一個數據都有關,反映出來的信息最充分。平均數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整體平均情況,也可以用來作為不同組數據比較的一個標准。因此,它在生活中應用最廣泛,比如我們經常所說的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體重等。

 

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因為它只利用了部分數據。但當一組數據的個別數據偏大或偏小時,用中位數來描述該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就比較合適。

 

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較差,因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數據。。在一組數據中,如果個別數據有很大的變動,且某個數據出現的次數最多,此時用該數據(即眾數)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就比較適合。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聯系與區別:

平均數應用比較廣泛,它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平均數與一組數據中的所有數據都有關系,容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簡單的說就是表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在一組數據中的數值排序中處於中間的位置,人們由中位數可以對事物的大體進行判斷和掌控,它雖然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但可靠性比較差;所以中位數只是表示這組數據的一般情況。眾數着眼對一組數據出現的頻數的考察,它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它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其大小與一組數據中的部分數據有關,當一組數據中,如果個別數據有很大的變化,且某個數據出現的次數較多,此時用眾數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比較合適,體現了整個數據的集中情況。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它們都有各自的的優缺點。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