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個團隊的敏捷程度


隨着敏捷開發方法越來越流行,如何衡量一個團隊的敏捷程度變成了老板和經理們看重的一個東西,那么,我們如何衡量一個團隊的敏捷程度呢?
“守 破 離”源自於日本劍道學習方法,后發展到其他武術與其它行業。這是百度百科上的一句話,同樣,“守 破 離”也適用於敏捷的衡量標准,讓我們看看守破離在敏捷上的運用。

守, 即團隊是否能按照scrum的流程去實施敏捷,如團隊中是否有三個角色,團隊是否能按照敏捷的方法去開四會(早會,計划會,檢視會,回顧會)等等。
破, 即團隊是否能根據團隊自己的狀況,去突破敏捷原有的部分規則,去到更高的層次,比如是否根據敏捷的價值觀去增加其它的一些東西,例如代碼審查會議。
離, 即團隊的成員已經非常熟悉敏捷的流程和規范,團隊成員已經能對敏捷的價值觀駕輕就熟,團隊根據自己的狀況自己制定相關的實踐,但所有的實踐都是符合敏捷的價值觀的。

看完上面的東西,是不是覺得很虛,很空幻?來點干的吧,談談我自己對衡量敏捷程度的看法。
1. 團隊是否自組織?
一個團隊的敏捷程度,我個人認為此項標准是最高要求,即如果SM或者Team Leader不在的話,團隊是否能保質保量的開四會;如果TL或者SM不在的時候,是否有人去關注質量?
請看“一個成功敏捷團隊的失敗歷程”這篇文章,這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失敗案例。當有成員不按照之前的實踐走的時候,是否會有成員站出來提醒。比如開發任務的DOD是要寫junit test的,但有一次因為production 有defect,有幾個同事去救場去了,導致junit test沒有寫,在開檢視會的時候,團隊是否堅持原來的DOD(SM和TL都不在),尤其是當這種苗頭出現的時候,是否有團隊站出來提醒要堅持DOD?
2. 團隊是否有持續改進?持續改進,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我們production上面的bug數量是否在逐漸減少?
2) 我們的測試覆蓋率是否在逐漸增加?
3)我們開會的效率和質量是否有提高,就是開會的時長是否比以前短了(更高效了)。
4) devops的能力是否在逐漸增強,比如原先沒有自動部署的,現在有自動部署了,原先沒有自動化測試的,現在有了。
3. 團隊是否具備周發布,日發布,隨時發布的能力?
具備這樣的能力,不代表一定要每天發布,這個可以根據每個公司和項目的具體情況,但只要用戶或者公司允許,團隊是否可以隨時發布客戶要求的更改。
4. 團隊成員的能力是否有提高?
以前我一直覺得,玩敏捷就是讓團隊變得更忙,教練來了之后,讓我對敏捷的看法有所改觀,敏捷能讓我們的生產率提高,就是我們干的活多了,但並不意味着團隊要加班,反而是團隊在單位時間內干的話多了,只要不是重復的工作,團隊的能力一定會有提高。所以實施敏捷后,可以看看團隊成員的能力是否有提高,從技術方面,學的技術是不是多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是快了, 這有時也會成為敏捷團隊績效考核的一個指標。
5. 團隊成員每天的工作是否大都工作在一件事情上?
在敏捷里,我們提倡每一位成員只干一個任務,因為這樣成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關注一個任務上,而且這樣更高效。

怎么樣?你的團隊敏捷嗎?我的團隊還在敏捷的路上.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