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軟件系統性能的常見指標:


(1)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

包括:①服務時間 (指服務器完成交易請求執行的時間,這個時間可以度量服務器的處理能力)

  ②網絡響應時間(網絡硬件傳輸請求和結果所花費的時間

  ③客戶端時間(對於瘦客戶端而言,時間很短,通常可忽略。但對於胖客戶端而言,由於包含了復雜的邏輯處理,因而需要消耗較多時間,也因此有可能成為系統性能的瓶頸)

將時間段進行細分是為了確定性能的瓶頸

(2)吞吐量(Throughput)

  “吞”:請求;“吐”:結果。吞吐量反映了系統的處理能力。不同地方的吞吐量有不同的釋義。對於數據庫而已,吞吐量指單位時間內SQL語句的執行條數。對於網絡而言,吞吐量指單位時間內網絡傳輸的數據量。

(3)資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常見的資源有:CPU、Memory、Disk、Network等

(4)點擊數(Hits per second)

  點擊數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鼠標的點擊數量,而是按照client端想server端發起的Http請求的數量計算的。一次鼠標點擊是有可能引發多次Http請求的。

(5)並發用戶數(Concurrent User)

  用來度量服務器並發容量和同步協調能力。一批用戶同時執行一個操作的數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