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末考試成績班級前幾名
胡曉波(90)、楊彥婷(88)、宋卓卿(85)、唐指朝(84)、陳建兵(83)、宋沛穎(82)、王昊越(81)、白睿(80)、韓沅伯(80)、王藝楷(80)、張漠林(80)、張子涵(80)
二、總成績計算方法
平時成績根據交作業的次數決定,本學期共交作業12次,10次以上(包括10次)100分,少一次扣10分。
總成績=平時成績*20%+期中考試成績*20%+期末考試成績*60%
三、最終成績及人數
最終成績 | 人數 |
A | 26 |
A- | 1 |
B+ | 14 |
B | 16 |
B- | 20 |
C+ | 4 |
C | 3 |
C- | 2 |
D | 1 |
F | 1 |
缺考 | 2 |
合計 | 90 |
成績 |
人數 |
A |
26 |
A- |
1 |
B+ |
14 |
B |
16 |
B- |
20 |
C+ |
4 |
C |
3 |
C- |
2 |
D |
1 |
F |
1 |
缺考 |
2 |
合計 |
90人 |
四、期末卷面成績及人數
卷面成績 | 人數 |
90分--100分 | 1 |
80分--89分 | 11 |
70分--79分 | 28 |
60分--69分 | 23 |
50分--59分 | 15 |
40分--49分 | 9 |
40分以下 | 1 |
缺考 | 2 |
合計 | 90 |
五、期末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期末試卷前面70分着重考察大家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計算基本功的掌握(如Jordan標准型和矩陣的QR分解的計算等),但計算量並不大且計算過程比較舒適;后面30分的三道證明題着重考察大家對重要定理、理論和技巧的靈活應用(如矩陣可對角化的應用和正定矩陣的深入性質等);試卷區分度較好,使得各個層次的同學都能得到發揮。從卷面成績上看,71.6%的同學卷面成績能上60分,45.5%的同學卷面成績能上70分,這足以說明15級同學對高等代數II最基本的內容掌握地較好,完全達到了本學期高等代數II的教學目標。由於最后三道證明題都具有相當的難度(而往年會有一道簡單證明題墊底),所以這次期末考試上90分的同學只有一個,上80分的同學只有12個,整體分數比往屆低了6--7分,這也部分反映了15級同學解難題功力不足的問題。
六、對15級同學的寄語和期望
我印象中的15級同學整體比較沉悶,不太善於和老師溝通和交流。每次我在微信中公布最新的每周一題(難度和期末考試壓軸題類似),極少有同學會把思考題的證明認真地寫出並將解答交(發)給我審閱,這一度打擊了我出每周一題的信心和勇氣(所幸最終並沒有放棄)。另外,15級同學在課后讀我寫的高代白皮書,極少有同學會和我交流讀白皮書的心得和體會,並探討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平心而論,這次期末考試的最后三題的確比較難,但復習課上我都講過類似的例題,例如利用Jordan標准型來求非異陣的m次方根等,但在做第六大題時,只有很少的同學想到要用Jordan標准型來做。據我統計最后三道大題完全做對的人數:第六大題5人、第七大題0人、第八大題1人,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正常的數據。
我認為大一的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既是基礎課,又是整個大學四年從難度上看最容易的課,今后大家要學的專業課,如常微分方程、抽象代數、實變函數、復變函數、拓撲學和泛函分析等都遠遠比數分高代難的多。如果大家仍以學習高代的態度和熱情去學習那些專業課,那么你們將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和更大的挑戰!不管你們是否還熱愛着數學或者是否對前途感到迷茫,我覺得還是要盡力培養更好的學習氛圍和良性的競爭環境,只有這樣你們才能在數學專業的學習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這個學期我在易班網站隨堂錄制了高等代數II的整套教學視頻,十分感謝15級同學的大力協助!同時也要感謝15級同學一年來的陪伴!希望你們在后面三年專業課的學習中,更加active、更加努力,期待你們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