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得之十九】組織在人員去留問題上的大忌


場景再現
======================
{普通職員辭職} 
HR    :怎么搞的?哪里做的不開心呀?
當事人:沒什么,想換個地方、換個環境。 
HR    :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嗎。組織能做到的一定會滿足的。
當事人:畢業到現在已兩年了,如今想出去看看大環境。
HR    :好吧,既然這樣,這幾天就辦離職手續。

{中層管理者辭職}
HR    :不會吧,怎么會有這想法?
當事人:沒辦法,想換個地方、換個環境。  
HR    :加薪、福利都可以談的,都是老員工了,有什么不能談的呢?
當事人:到公司已4年了,個人原因想離開、休息一陣子。
HR    :都是“骨灰級”員工,休個假再來過唄。
當事人:(不語中)  
HR    :你等等,部長想和你談談。

{部長交談中......}  
{經理交談中......}   
{XXXX交談中......}     

 
當事人: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好吧,這辭職信我收回。
====================== 

有聲音說“人想走,誰都留不住,有必要低三下四求他留下嗎?”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不是強調如何挽留一個要走的人,我
想說“有些組織在人員去留問題上犯了大忌。”
大忌→“干底層活的人有得是,中國就不缺這樣的體力勞動者。只要把中上層干部、骨干穩留住,有項目可以帶、有問題可以解決,就足夠了。缺干活的可以臨時雇佣協力;缺帶隊的會使組織深陷被動。”

從上面的場景不難看出,
{
中層管理者 }離職時,公司上上下下輪番談話,甚至入職以來 未曾謀面的{ XXXX }都來談話、交流,可想而知公司對你多重視、你對公司多重要。
{普通職員 }離職時,HR例行常規地簡單問問幾個問題。 真心挽留 無果后,“勉為其難”的同意。

這鮮明的對比說明什么?
有聲音說“都是 骨灰級員工了,人要走,各層領導談談話有過嗎?留下來最好了,留不下來也盡力了,沒必要那么誇張吧。
我不反駁你,一切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有時候事情變得更糟糕。


組織要發展、求生存,“開源節流”是千古不變的法則。
每當經濟危機、業界淡季,被裁掉的都是那些工作一線的員工。當在裁員會議上,
領導層讓與會者決定裁員名單時, 又有幾個人能為底層工人說句話,或是呼吁尋求其他的解決方案。回到辦公室, 各個痛心疾首、難以割舍的樣子,心中是不是暗喜自己不在裁員名單上。

我不是嘲諷、痛斥這裁員行為,也不是否定所有有良知的管理者,我深知組織為了生存、控制成本,做出裁員是下下策。
我真的零容忍那些
懦弱無能、唯唯諾諾、 官腔官調 的個別管理者,運用權術、裙帶關系保護自己
我真的痛心 那些有能力、有思想、有活力、有斗志的后者被“掃地出門”。
我更痛心的是組織失去了可以操作平衡的支點。                    
▲為什么不去考核每位管理者的業績是否達標?
▲為什么不去考核每位管理者的職業技能、專業技能是否合格? 
為什么不公開投票選舉最差、無能的 管理者?
為什么員工去與留僅是一個人名,而不是具體數據?
為什么組織會犯大忌?
 ↑ 這樣的組織離開也罷


組織是由人組成的,人在組織中位置也不是一層不變的。
當組織受到外界沖擊需要精簡、重組時,不應該是因職位的有無決定其人的去留。 應該重回起跑線,每個人都有競聘同一個崗位的權利,只有這樣那些 懦弱無能、唯唯諾諾、 官腔官調的管理者可以被清除, 有能力、有思想、有活力、有斗志的 后者才會被重用。
業績考核、 職業技能、專業技能都是 競聘同一個崗位的重要砝碼。
△在留下和離開人名的背后,都會有一組可靠、真實的數據。“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 ”又有誰會大呼組織不公呢?
△組織破除了大忌,后者、前者被正視,組織“以人為本”何愁大事不成。

人是組織生存的唯一源泉,只識那些前者、功者,不識育人、知人后者,此組織不久也。
 

 

菜鳥級 管理交流群:295388584
微信互動(管理心得交流站):GLXDJLZ
剛剛初步,菜鳥征集中。。。。。。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