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B與Raw RGB有什么區別?


攝像頭的數據輸出格式一般分為CCIR601、CCIR656、RAW RGB等格式,此處說的RGB格式應該就是CCIR601或CCIR656格式。而RAW RGB格式與一般的RGB格式是有區別的。

我們知道,Sensor的感光原理是通過一個一個的感光點對光進行采樣和量化,但,在Sensor中,每一個感光點只能感光RGB中的一種顏色。所以,通常所說的30萬像素或130萬像素等,指的是有30萬或130萬個感光點。每一個感光點只能感光一種顏色。

但是,要還原一個真正圖像,需要每一個點都有RGB三種顏色,所以,對於CCIR601或656的格式,在Sensor模組的內部會有一個ISP模塊,會將Sensor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插值和特效處理,例如:如果一個感光點感應的顏色是R,那么,ISP模塊就會根據這個感光點周圍的G、B感光點的數值來計算出此點的G、B值,那么,這一點的RGB值就被還原了,然后在編碼成601或656的格式傳送給Host。
而RAW RGB格式的Sensor則是將沒個感光點感應到的RGB數值直接傳送給Host,由Host來進行插值和特效處理。

 

修正:

不對吧,我覺得還是根據周圍GB點的感應值,來推算出此位置的GB值。可能sensor可以支持例如算法來修正R值:根據周圍R值來綜合得出此點的R值。得出此位置像素的RGB數值。

 

Raw RGB 每個像素只有一種顏色(R、G、B中的一種);
RGB 每個像素都有三種顏色,每一個的值在0~255之間;
在手機攝像頭的測試過程中,由sensor輸出的數據就是Raw data(Raw RGB),經過彩色插值就變成RGB

 

也不一定就是測試過程,想要獲得真正的圖像,都必須有的一個過程;
sensor輸出的數據格式,主要分兩種:YUV(比較流行),RGB,這就是sonsor的數據輸出;這其中的GRB就是Raw RGB,是sensor的bayer陣列獲取的數據(每種傳感器獲得對應的顏色亮度);
但是輸出的數據不等於就是圖像的實際數據,模組測試時,就要寫一個軟件,完成數據采集(獲得Raw data)->彩色插值(目的是獲得RGB格式,便於圖像顯示)->圖像顯示;
這樣就可以發現整個模組是否正常,有無壞點,臟點的等,檢測出不良品;(軟件的處理過程當中,為了獲得更好的圖像質量,還需要白平衡,gamma校正,彩色校正)
而在手機的應用中,手機根據相機模組的數據格式,提供一個ISP(主要用於RGB格式的),配合軟件,使照相功能得到應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