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部門如何績效考核?
導讀
IT員工的績效如何衡量?怎樣量化,才能實現對讓IT部門的績效實時考核?看看包子堂的會員們都有哪些高見。
宋褀:
對於不直接產生效益的IT部,如何為其制定績效考核指標?能否適用一般意義上的績效考核方法?
冷懷晶:
IT雖然不是效益直接產生部門,但卻是公司運作基礎部門,以穩定性和問題處理反應速度為主要考量。
宋褀:
但是IT部門的穩定性卻是依賴於其他部門的,如果沒有需求變更,IT部門是非常穩定的,如果有需求變更,那么變更過程中的不穩定,也是必然會發生的。至於處理問題的反映速度,這個也是比較主觀的指標,什么算快?什么算慢?
楊昭:
如果把傳統企業管理的那一套照搬到IT人身上,結果只有兩個:1. IT部門失去創新精神 2. IT人才流失。
宋褀:
為IT部門定績效指標感覺十分困難,比較直觀的就是線上故障數,但是出現線上故障就已經很嚴重了,
如果本身就沒有線上故障,如何為IT員工的績效打分? 無法量化的前提下,所謂績效總是讓人無所適從。
鄒毅:
績效考核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至於要考核什么內容怎么考核,應該所需要其做出的成果相關,另外考核是對所做工作的一種反饋,為的是更好的做好工作,現在的考核很多是為考核而考核,走形式主意。
肖艷:
建議不要糾結於“績效考核”,而是從部門工作完成的角度出發:
要保證IT部門對組織業務發展有所貢獻,部門需要做什么工作?
要完成這些工作,需要哪些崗位?且各崗位員工應承擔哪些具體任務?
這些任務可否量化?
如果不能量化,怎么表達能讓一個外行信服某項任務確實支撐了公司業務發展?
宋褀:
在直接產生效益的部門例如銷售,使用績效制度會很好的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但是在不能直接產生效益的部門,績效卻有可能對員工產生負效果,尤其在無法明確員工責任的情況下。
冷懷晶:
建議換位思考,不要總想着怎么去考核員工,也應該想想怎樣滿足員工。員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你的客戶。你需要知道這類員工想要什么。如何提高其工作成就滿足感,可能會比單純考慮如何績效考核,要更好一些。
肖艷:
如果能回答出強求問題,可以量化的部分,就可以放入指標庫中備選;不能量化的部分,要將“答案”歸類(例如態度類、行為類),然后可以作為考核指標的大類。所以包老師的“建立組織內部的概念體系”,真是至理名言。
宋褀 :
如果按照德魯克“創造客戶”的概念來分析:IT部門可以說沒有創造更多客戶:他們的直接客戶就是公司內部人員。而如果擴大客戶的定義,那么IT其實也是創造客戶的;他們幫助銷售創造了更多客戶。但是擴大的客戶定義,並不一定為公司內部接受。
肖艷:
基於IT部門是間接創造客戶的部門,我的想法是,如要設計考核指標,至少所有的職能部門(間接創造客戶的部門),包含IT部門,可以設計一項與業務部門一致的考核指標,比如“新增有效客戶數”,只是這項指標在考核表中的權重,對於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有所不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