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隨機噪聲碼
擴頻通信原理
左邊是發射系統,在衛星導航里面相當於是衛星部分,衛星的發射。
擴頻調制是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射頻調制是上節課講的內容,如幅度調制、頻移調制、相移調制
GPS采用的相位調制(二相和四相調制)
空中衛星通過CDMA來區分每個衛星的編號!通過不同的偽隨機碼來區分不同的衛星。
最上面是待傳輸的信息,中間是偽隨機碼,二者相異或的結果就是我們所說的擴頻,簡單理解一下這個過程;
擴頻通信原理
將待傳輸信息的頻譜通過編碼使之擴大許多倍(要傳輸的信息假設為d(t),其赫茲一般為幾十左右,如下圖a所示),送入信道中傳輸,在接收端通過解碼將信息還原。由於在信道中實際傳輸的信號比原始信號的頻譜擴展了許多倍,因此稱之為擴頻通信。
GPS系統采用CDMA多址技術的原理是基於擴頻技術,即將需要傳送的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高速偽隨機碼和它相乘,使原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擴頻),再經載波調制發送出去。接收端則使用完全相同的偽隨機碼,對解調出來的寬帶信號做相關處理,把寬帶信號變換成原信息數據的窄帶信號(解擴),以實現信息通信。
圖a
擴頻通信公式原理
上圖的上面的式子原始信息d(t)經過乘以Acos(wt+の)經過調制,然后乘以PN(t+λ),即擴頻,這個擴頻會使功率譜密度降低,但是帶寬會增加,然后由於在傳輸過程中有噪聲n(t),它的功率譜密度很大;
上圖下面的式子是解擴,也是乘以PN(t),前面一項PN(t)自己乘以自己是一個自相關的常數,得到的結果是一個功率譜密度高,但是帶寬窄的頻譜,后面一項就是對噪聲進行擴頻,得到了功率譜密度低,帶寬很寬的頻譜,就把噪聲和信號分開了。
香農信道編碼理論
指出:只要信息速率小於信道容量,則總可以找到某種編碼方法,在碼周期相當長的條件下,能夠幾乎無差錯地從高斯白噪聲干擾的信號中復制出原信息。
信息速率:信息傳輸的頻率,單位時間內傳輸的比特個數,比如10HZ,1s傳輸10個比特;
信道容量:某個信道在某個時間內能夠傳輸的最大的傳輸頻率;
分析公式:B是發送的擴頻碼PN(t)的頻率,P/No = 為信噪比;
一個信道能傳輸的最大容量與擴頻碼(信號帶寬)以及信噪比有關系;
信道容量跟帶寬的關系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通過擴頻的方式增加信道容量,是不能無限制提升信道容量的;
結論:
1、增加系統信息傳輸速率,則要求增加信道容量;
2、信道容量為常數時,帶寬B和信噪比P/N0可以互換;
3、當B恆定時,C隨着P/N0增加而增加;
4、當P/N0恆定時,B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信道容量不可能無限制的增加;
香農信道編碼理論
指出:在高斯白噪聲干擾下,在平均功率受限的信道上,實現有效和可靠傳輸的最佳信號形式是具有白噪聲統計特性(正態分布,均值為零)的信號。因為白噪聲具有理想的自相關特性。
什么是白噪聲?
隨機過程,瞬時值服從正太分布,功率譜均勻分布在很寬的頻帶,具有優良的相關性。(至今無法實現對它的控制)
人工不可能生成真正的白噪聲!!!
偽隨機噪聲碼
Pseudo-Random Noise Code,PRN是一種可以預先確定並可以重復地產生和復制,具有白噪聲隨機統計特性的二進制碼序列{0,1},簡稱為偽隨機碼或偽噪聲碼
用於擴頻通信的偽隨機噪聲碼應具有的特點
必須具有尖銳的自相關函數,互相關函數接近於零;
必須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保密性(足夠長的碼周期);
能夠實現碼分多址(獨立的地址數量能滿足應用要求);
工程實現上,易於產生、加工、復制和控制;
移位寄存器
由r個串接的雙態存儲器(如雙穩態觸發器)和一個移位時鍾信號發生器組成。
每個雙態存儲器(或寄存器)稱為移位寄存器的級,每一級都只能有兩個狀態(具有邏輯意義的0和1,對應觸發器的高電平和低電平)
時鍾脈沖信號的作用:1、將所有寄存器都置1的作用; 2、時鍾脈沖指狀態寄存器的值的移位;
模2運算
不進位的二進制運算
模n運算
假定一個集合中包含小於n的n個整數,0,1,2,...,n-1,那么元素之間的加法運算可以以下列方式實現:
先按普通四則運算規則進行加法運算,然后將運算結果除以n,所得的余數就規定為元素的和;
序列、波形和碼元
碼元:一個二進制數;
碼元寬度:碼元持續的時間這是用周期來表示;
碼速率:碼元寬度的倒數;決定了整個序列的帶寬
碼長:整個碼由多少二進制序列組成,即多少個碼元組成;
碼周期:一個碼元寬度乘以碼長;
最長線性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
不同的移位寄存器反饋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二元序列,周期最長的稱為m序列(maximum sequ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