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隊管理的7個方法(第1章:知人善任)


1、知人善任

1.1 傳達善意

1.1.1 下屬工作不達管理者預期,原因可能:

  1. 上級對下屬的預期不現實
  2. 下屬的工作資源決定無法完成工作
  3. 下屬個人能力達不到完成工作的條件

實用工具:連續問為什么,找到問題根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追問流程:問題 -> 為什么發生 -> A結論 -> 是否最終原因 -> (是) 解決問題

                                                                                -> (否)為什么發生   -> B 結論  -> 是否最終原因 -> (是) 解決問題

                                                                                                                                                       -> (否)為什么發生 -> C 結論 。。。

例子:財務系統項目完成時間晚於預期 -> 為什么晚? -> 因為財務需要一些數據業務沒有提供 -> 為什么沒有提供 -> 業務之前沒有數據積累 -> 為什么沒有數據積累 -> 業務之前的工作內容中沒有關於基礎數據的統計 -> 為什么不讓業務部門統計這些基礎數據 -> 平時用不上,公司沒有這方面管理要求 -> 為什么公司沒這方面管理要求 -> 財務沒有告訴業務這些數據重要性,財務沒有在公司層面讓管理層重視這項工作

tips:

  1. 不要總找外部原因,要多從內部找原因
  2. 不要總找客觀原因,要從主觀上找原因
  3. 不要總找次要原因,要找主要原因

1.1.2 高反饋度的語言

指:雙方交流時,一方給出信息后,另一方通過語言做出的反應,這里的語言可以是聲音、肢體語言、表情語言等

 

1.2 認識下屬(識人)

1.2.1 沒事多聊聊人生

定期和下屬進行交談,交談領域:生活(興趣愛好,買房買車),家庭(父母,孩子,男女朋友,老公老婆),健康(體檢,減肥,負面情緒),學習(深造,考證,在學什么,知識興趣)

談話記錄

姓名,第1周談話次數,第2周談話次數,第3周談話次數,第4周談話次數

1.2.2 哪里好,哪里不好

評價維度1-工作評價維度:態度、勝任、績效

態度:完成工作的行為傾向,包括:認真程度、努力程度、責任心

勝任力:完成工作需要具備的特質,包括:素質、知識、能力、經驗

績效:工作輸出的成果,績效目標一般會事先約定好

評價維度2-崗位勝任力維度:素質、知識、能力、經驗

素質:個人特質決定,不太容易改變,包括:年齡、人格、智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

知識:通過學習、查資料等后天學習到的信息和技能,包含專業、學歷、社會培訓、證書、專利、崗位知識等

能力:在知識基礎上,能夠完成某個目標或任務的可能性,由知識轉化而來,只有知識沒有能力就是紙上談兵(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經驗:由於從事某工作時間的長短決定,一般隨着時間的增加,經驗增加,能力提升趨於平緩(1-3年相關經歷)

1.2.3 發現下屬的優點

step1:拿出紙筆,總結某下屬的n個優點,排出優先級(發散思維,盡可能多的列出)

step2:針對不同優點,分別思考總結對應的行為表現

step3:針對下屬不同的優點,總結其可能會給團隊或工作帶來的幫助,思考下屬除了當前負責的工作內容之外,還可以應用於哪些工作,已經哪些下屬之間可以優勢互補

tips:

1(用眼)善於觀察:平時工作中養成觀察的習慣

2(用腦)勤於思考:觀察下屬具體行為,思考產生這里行為的背后原因

3(用口)敢於總結:總結下屬行為屬於哪種個人品質,並推演這種品質可能產生的其他行為,以及適合的工作

4(用心)積極心態:要持續發現下屬的優點,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開放的態度,不要總盯着下屬缺點

 

1.3 人盡其才

1.3.1 詩和遠方,想要哪個

發現下屬的核心訴求,針對下屬的需求用人,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下屬的主觀能動性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分成不同層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1.3.2 跟着西游記,學用人

如何區分人才特質?5種人才性格特點,沙和尚(耐心的合作者)、白龍馬(靈活的多面手)、豬八戒(有效的溝通者)、孫悟空(權威的領導者)、唐僧(追求精准的專家)

tips:團隊中成員互補,能夠幫助團隊更好的完成目標;有的人具備2種,3種,可以分主性格偏向和輔性格偏向;性格並非一成不變,以發展眼光看待

1.3.3 抓少數優於抓多數

二八原則,top 20的人可以創造80%的價值,其他80%的下屬可以讓他們追趕top20

把資源適當向頭部人才傾斜,有效提高團隊效能,提升團隊創造的整體價值,團隊“主”“次”平衡

1.4 團隊優化

1.4.1 賽馬,而不相馬

冰山模型:冰山之上顯性特質(知識、技能),冰山之下隱性特質(自我認知、人格特質、動機-促使人們追求某種成就的內在動力)

STAR模型

1.4.2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組織能力三角框架

組織能力主要體現在員工治理方式、員工能力、員工思維模式3個方面

  • 員工治理方式(員工能不能做):組織機構,權、責、利划分,業務流程,信息系統,溝通渠道等
    • 強化方法:組織機構調整、流程優化、知識管理、精益生產管理、構建信息系統
  • 員工能力(員工會不會做):員工特質、員工能力、人才儲備、員工能力培養、員工引進和保留等
    • 強化方法:能力評估、人才盤點、師徒制、構建體系、人才梯隊、培養人才能力等方法
  • 員工思維模式(員工願不願做):包括組織文化、組織環境、制度設計、正負激勵、員工的價值觀等
    • 管理者以身作則,貫徹組織文化,實施績效考核,正負激勵,形成人才評價機制

1.4.3 唐僧為什么能在領導者

團隊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工作分工不同,關注的重點不同,評價方式也不同

“經理” = 經營 + 管理,經營事(設立好目標和行動計划),管理人 (關注人所處的環境和人的狀態)

  • 目標:是一個團隊存在的基礎,管理者要為團隊明確目標,幫助團隊每個人建立目標意識,時刻提醒團隊中的每個人牢記自己的目標
  • 計划:如果把目標比作方向,計划就是路徑,是保證團隊或個人不偏離目標,做真正改做的事情的關鍵
  • 環境:環境不僅包括辦公場所、辦公設施,還包括團隊文化、工作氛圍、上下級關系、制度流程等更重要的軟件環境
  • 人:領導者要關心成員、培養他們、尊重他們、理解他們、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自己和團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他們才能合團隊同舟共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