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表達:運用了變量N,b,p【】,n,i;其中N為形參,n,b為整形變量,p【】為數組;
數據處理:表達式有b=n%10;流程結構有if,while,for結構;

測試數據 |
測試結果 |
說明 |
105 500 |
cnt = 6 |
sample |
1245 2580 |
cnt = 8 |
全是四位數 |
-65 -52 |
cnt = 0 |
包括負數,cnt等於0 |

說明:
1.第一次部分正確:沒有控制好負數情況的結果;
2.第二次編譯錯誤:花括號不小心刪去了一個;

數據表達:運用了number,sum,t,a,b變量;其中number,a,b為形參,sum,t為整形變量;
數據處理:表達式有t = number%10;sum += t;number /= 10;流程結構有if,for,while結構;

測試數據 |
測試結果 |
說明 |
104 999 |
104 is counted. count = 15, sum = 3720 |
sample |
1 2 |
count = 0, sum = 0 |
最小區間 |

說明:
1.編譯錯誤:自定義函數是漏了分號。



評論:同學的代碼寫的很機靈,巧妙利用構建代碼,自己的代碼則循規守矩,便於理解。
周/日期 |
這周所花的時間 |
代碼行 |
學到的知識 |
第一周 |
16h |
250 |
初步了解如何編程 |
第二周 |
19h |
269 |
了解了整形,浮點型變量 |
第三周 |
29h |
320 |
if ,else結構 |
第四周 |
20h |
290 |
for循環結構 |
第五周 |
21h |
280 |
函數調用,邏輯運算符,多分枝結構 |
第六周 |
22h |
290 |
switch函數,更深入了解了if結構 |
第七周 |
20h |
250 |
while函數和do while 函數 |
第八周 |
20h |
250 |
for循環嵌套 |
第八周 |
20h |
250 |
自定義函數的結構,細節,以及變量的范圍 |


1.普通局部變量存儲於進程棧空間,使用完畢會立即釋放。靜態局部變量使用static修飾符定義,即使在聲明時未賦初值,編譯器也會把它初始化為0。且靜態局部變量存儲於進程的全局數據區,即使函數返回,它的值也會保持不變。
2.條件運算符優先級高於賦值、逗號運算符,低於其他運算符。表達式為: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先求解表達式1,若其值為真(非0)則將表達式2的值作為整個表達式的取值,否則(表達式1的值為0)將表達式3的值作為整個表達式的取值。
- %g用來輸出實數,它根據數值的大小,自動選f格式或e格式,選擇輸出時占寬度較小的一種,不輸出無意義的0。%g是根據結果自動選擇科學記數法還是一般的小數記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