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簡稱:運放(op amp),是一種集成的放大器,它的特點是電壓增益非常大(通常為幾萬以上),同時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放大器。置於為什么要在它的名稱前加上“運算”兩字,是因為最初這個器件是用來做計算的用的。
現在我們以提到計算機,肯定是指數字計算機,但當年可不是這樣。在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數字計算機的發展還剛剛起步,運算速度慢,價格昂貴,發展前景還不是很明朗。當年的很多計算工作都是靠模擬計算機來完成的,雖然模擬計算機的計算結果並不是很精確,但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運算速度快,很多情況下還是可以一用的(稍后我們會介紹如何用運放來構成加減法電路、積分微分電路)。后來,人們發現運放不只是可以做運算,還可以做成很多其他有用的電路,例如:微信號放大器、比較器、振盪器、濾波器等等。
本章我們介紹理想運放的概念及其能構成的功能電路。
1. 理想運算放大器
對於理想運放,我們對其做如下假設:開環電壓增益為無窮大、輸入阻抗為無窮大、輸出阻抗為0。其模型符號如下圖所示:
圖8-01.01
對於vi1,其輸入端帶一個“+”號,我們稱其為:同相輸入端(noninverting input)。對於vi2,其輸入端帶一個“-”號,我們稱其為:反向輸入端(inverting input)。
理想運放有以下兩個重要特點:
[1] 輸入電流為0;
[2] 兩個輸入端的電壓差永遠為0。
第(1)點輸入電流為0很好理解,因為我們將運放的輸入阻抗視為無窮大了,所以近似於開路。但是第2點就有些魔幻了,對於一般的電路,只有在兩個端子之間連一根電線讓它們短路,才能保證這兩個端子的電壓差永遠為0。但由於第(1)點的限制,理想運放的兩個輸入端子中沒有任何電流流過,因此不是短路;但這兩個端子的電壓差又時刻保持為0,就好像隔空同步一樣,因此有一個專門的名稱描述這一現象,稱為:虛短(virtual short)。雖然在實際中沒有這種魔幻的器件,但由於現在我們僅僅是抽象一個理想化模型,因此我可以接受這樣的假設。后面的各種理想運放電路的分析,都是基於理想運放這兩個特點展開的。(說句題外話,如果你再往后學習了信號處理與分析的相關知識,你就會理解,虛短是由於運放內部深度負反饋的設計造成的必然結果。)
我們再來看輸出,既然兩個輸入端的電壓差為0,電壓放大倍數又為無窮大,那輸出電壓到底是多少,0乘以無窮大是多少?這個就是理想運放的又一個魔幻點,由於0乘以無窮大可以為任意值,因此理想運放的輸出也可以為任意值,具體會輸出多少伏電壓,完全由外電路的配置決定。
(順便先提一下,在實際的運放器件中,輸入電流不完全為0,而是有及其微小的電流流入運放;且兩個輸入端子之間的電壓差也不完全為0,而是有很小的幾個微伏的電壓。正是這個幾微伏的電壓,乘以幾萬量級的電壓增益后,才能得到一個幾伏~十幾伏的輸出電壓,並且,能夠輸出的最大電壓受到運放器件供電電壓VCC的限制。)
2. 反相放大器
運放一個最基本的運用就是用來放大電壓信號,雖說其開環電壓增益為無窮大,但我們並不是要使輸入信號放大無窮大倍。就像我們在前面介紹過的各種BJT與FET放大電路那樣,我們要的是通過配置外圍電路的電阻值,來得到我們想要的電壓放大倍數。
一個最簡單的的使用運放的放大電路如下圖所示(這里輸入輸出電壓都用交流相量符號表示):
圖8-01.02
電路工作情況分析如下:
電路的同相工作端接地,電壓值為0V,根據理想運放的虛短特點,V1點的電壓也必須為0V,然后根據歐姆定律,流過電阻R1的電流為:
由於理想運放的輸入端不能有任何電流流入,因此電流I1不會被分流,而全部流向Rf,根據歐姆定律,輸出端的電壓Vo為:
電路的實際電壓增益為:
其中的負號表明,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極性相反,因此這個結構的放大電路稱為:反相放大器(inverting amplifier),有時也稱為:反相比例放大器。
由於輸出到輸入之間有一個電阻Rf的存在,其作用是建立了輸出到輸入之間的一個反饋通道,不像開環增益那樣是純單向的增益,因此這個電路的實際電壓增益也稱為:閉環增益。閉環增益一般會比開環增益小得多,且其值不是取決於器件的原始性能,而是取決於電路的結構和配置。
3. 同相放大器
同相放大器的電路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8-01.03
電路工作情況分析如下:
運放的反相輸入端電壓V1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式為:
根據理想運放的虛短特點,V1點的電壓與輸入電壓Vi相等,故上式可寫為:
因此電路的的實際電壓增益為:
電壓增益的表達式中沒有負號,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極性相同,因此這個結構的放大電路稱為:同相放大器(noninverting amplifier)。
4. 單位跟隨器
同相放大器有一種特殊的應用,稱為:單位跟隨器(unity follower),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8-01.04
其輸出電壓Vo跟隨輸入電壓Vi,電壓放大倍數為1:
歡迎關注本博公眾號,可方便在手機端訪問和索引本博技術文章:
( end of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