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訂貨點的采購計划。
計算方式:再訂貨點的庫存數量 = 安全庫存 + 采購提前期 * 每天消耗的數量
一旦庫存數量觸及再訂貨點的庫存數量,需觸發采購訂單訂購物料,理想的情況下 ,下次到采購訂單收貨日期,庫存數量剛好剩下安全庫存,所以在采購提前期不變的情況下,每次的采購批量比較固定。
2.MRP物料需求計划
計算方法:
根據主生產計划,采購庫存計划,BOM結構,制定物料需求計划。
訂貨數量 = 相關需求數量 * BOM單位用量 + 已分配量 - 庫存數量 - 采購訂單數量(在途未入庫)
如果有安全庫存設置,還需要考慮安全庫存
訂貨數量 = 相關需求數量 * BOM單位用量 + 已分配量 + 安全庫存 - 庫存數量 - 采購訂單數量(在途未入庫)
如果有采購固定批量設置,訂貨數量會考慮固定批量。
MRP物料需求計划計算的相關設置:
工廠層面: 對工廠激活物料需求計划,建立計划相關文件
計划參數文件用來設定每次進行MRP計算時所選用的參數。
配置路徑:生產------物料需求計划-----計划文件條目-----激活MRP和建立計划相關文件
物料主數據層面:(1).定義工廠的特定物料狀態
物料狀態類型的配置路徑:后勤------常規------物料主數據-------設置關鍵字段------定義物料狀態
(2).設置物料主數據的MRP類型
MRP類型的配置路徑:生產--------物料需求計划------主數據-------檢查MRP類型
計划訂單固定類型參數說明:
參數為0時:計划時界內所有已經存在的計划訂單都不固定(計划訂單不加),當接到該計划時界內新SO,MRP計算后新SO產生的需求計划按照本訂單的交期插入計划時界內,並且不固定.
參數為1時: 計划時界內所有已經存在的計划訂單都固定(計划訂單加),當接到該計划時界內新SO,MRP計算后新SO產生的需求計划訂單固定放入計划時界末.
參數為2時:計划時界內所有已經存在的計划訂單都固定(計划訂單加),當接到該計划時界內新SO,MRP計算后新SO不產生計划訂單。
參數為3時: 計划時界內所有已經存在的計划訂單不固定(計划訂單不加),當接到該計划時界內新SO,MRP計算后新SO產生的需求計划訂單固定放入計划時界末.
參數為4時:計划時界內所有已經存在的計划訂單都不固定(計划訂單不加*),當接到該計划時界內新SO,MRP計算后新SO不產生計划訂單。
MRP參數文件:事務碼 MMD1,用來方便設定物料主數據的MRP屏幕的相關參數。
工廠層次的配置:
計划時界我理解就是平時說的計划排產的滾動周期。
計划時界的配置路徑:生產--------物料需求計划------計划-------MRP計算-------定義計划時界和滾動前一期間
計划周期 就是平時說的計划排產固定周期。
計划周期的配置路徑:生產--------物料需求計划------計划-------MRP計算-------定義計划區間
下圖是物料主數據MRP屏幕的相關設置,對應物料層面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