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生產計划(MPS)及物料需求計划(MRP)


主生產計划(Master Product schedule,MPS) 就是已經確定的銷售訂單(合同)和預測銷售目標(也就是說近期要銷售的產品,有指定的交貨日期了)。

 
主生產計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簡稱MPS)。MPS是閉環計划系統的一個部分。MPS的實質是保證銷售規划和生產規划對規定的需求(需求什么,需求多少和什么時候需求)與所使用的資源取得一致。MPS考慮了經營規划和銷售規划,使生產規划同它們相協調。它着眼於銷售什么和能夠制造什么,這就能為車間制定一個合適的“主生產 進度計划”,並且以粗能力數據調整這個計划,直到 負荷平衡
 
MRP根據主生產計划的要求,結合 BOM(物料清單)與庫存數據,逆向求出各個成品的需求時間與數量,各個物料的需求時間與數量,即計划生產工單和計划 采購訂單可以說是主生產計划的實際體現
MRP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編制生產與實行控制的系統,它不僅是一種新的計划管理方法,而且也是一種新的組織生產方式。MRP的出現和發展,引起了生產管理理論和實踐的變革。MRP是根據總生產 進度計划中規定的最終產品的交貨日期,規定必須完成各項作業的時間,編制所有較低層次零部件的生產進度計划,對外計划各種零部件的采購時間與數量,對內確定生產部門應進行加工生產的時間和數量。一旦作業不能按計划完成時,MRP系統可以對采購和生產進度的時間和數量加以調整,使各項作業的優先順序符合實際情況。
物料需求計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一種 企業管理軟件,實現對企業的 庫存和生產的有效管理。物料需求計划是以物料計划人員或 存貨管理人員為核心的物料需求計划體系,它的涵蓋范圍僅僅為 物料管理這一塊。
物料需求計划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生產計划與控制系統,它根據總生產進度計划中規定的最終產品的交貨日期,編制所構成最終產品的裝配件、部件、零件的生產進度計划、對外的 采購計划、對內的生產計划。它可以用來計算 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時間,從而降低庫存量。
MRP 通用計算公式:凈需求= 毛需求+ 已分配量+ 安全庫存-計划在途-實際在途-可用庫存
 
在信息化行業,MPS是指主生產計划。簡單地說, MPS是確定每一具體的最終產品在每一具體時間段內生產數量的計划;有時也可能先考慮組件,最后再下達最終裝配計划 。這里的最終產品是指對於企業來說最終完成、要出廠的完成品,它要具體到產品的品種、型號。這里的具體時間段,通常是以周為單位,在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是日、旬、月。主生產計划詳細規定生產什么、什么 時段應該產出,它是 獨立需求計划。主生產計划根據客戶合同和市場預測,把 經營計划或生產大綱中的產品系列具體化,使之成為展開 物料需求計划的主要依據,起到了從綜合計划向具體計划過渡的承上啟下作用。
 
生產方式:
1. 面向庫存生產(Make to Stock,MTS)   采用這種計划方式的公司,其組織生產的依據是 需求預測,亦即 在接到客戶訂單之前,根據需求預測,就開始采購原材料、組織生產、完成生產、把產成品放在庫房里。一旦接到客戶訂單,就從庫房里直接發貨。從客戶的觀點來看,這些產品是 現貨供應的。鉛筆、螺釘、拍照用的膠卷、記事貼以及許許多多其他的商品都屬於這一類。
2. 面向訂單設計(Engineer to Order,ETO)
面向訂單設計的產品或者是獨特的(客戶定制的),或者結構復雜而且生產量很小。飛機、航天飛機、特種機床、流程設備、大型發電機組等都屬於面向訂單設計的產品。在面向訂單設計的公司中,只有在接到合同或客戶訂單,或至少接到一份意向書之后,才能開始設計過程,之后才是采購原材料、組織生產和向客戶發運。
3. 面向訂單生產(Make to Order,MTO)
面向訂單生產的計划方式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純粹的面向訂單生產、面向訂單完成(Finish to Order,FTO)和面向訂單裝配(Assemble to Order,ATO)。
在采用純粹面向訂單生產的計划方式的公司中,產品的設計已經完成,但組織生產的依據是客戶訂單。亦即在接到客戶訂單之后,才開始采購原材料、組織生產。高度客戶化的產品一般采取這種計划方式。但對於有些采購提前期很長的原材料,也可能在接到客戶訂單之前根據預測進行采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