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滯率:delinquent 可以分為即期及遞延指標;如M2遞延及M4遞延;
M2為經過M1催收仍繼續落入M2以上,可確認為無力繳款,或蓄意拖欠;
2,不良率:bad%,各個公司按照公司情況及產品特性來定義什么是bad account7,其除了預期用戶外,還可可能包含各式債務協議,及高風險管控客戶,更能反映客戶的風險本質;
3,轉呆賬率:WO%,write-off%,依賴公司制定,若M6轉M7時為轉呆賬時點,WO lagged%=當月轉呆賬金額/7個月前的應收賬款。依賴公司需求通常會做年化處理,因為當月數據較易收到各種因素影響,起伏較大,年化有移動平均效果,另外轉化為年損失率可以與年利率進行比較參考;
4,凈損失率:NCL:net credit loss 當期轉呆賬金額減去當期呆賬回收金額,為凈損失率;
5,累積WO%:多用於貸放型產品,主要來計算期滿客戶的累積損失率,計算樣本為屆滿總期數后的N期客戶;
1-(K+N)期的轉呆賬總金額/已滿(K+N)期案件的初貸總金額,其中K為總期數,N表示轉呆賬所需期數;
其需經過年化轉換才方便解讀, 可精確計算該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結束后的實際損失率,缺點為,其耗時較長,無法及時修正風險管理方向;
6,進件金額/件數/審核金額/件數:主要目的:檢視審核人員的作業績效和工作壓力;
7,核准金額/件數:主要目的:檢視授信和證審尺度。核准量增加應注意審核質量,核准量減少應檢視授信政策和核審人員是否過度收縮;
8,撥貸金額/件數:主要目的:檢視應收賬款水平。撥貸快速增長時須監控新增資產質量並調整政策,也要注意貸后管理的預算是否足夠;
9,金額核准率/件數核准率(證審):核准量/進件量 為通過率,還有一種核准量/核准量+拒絕量;金額核准率會考慮到用戶申請額度及核准額度的問題,但是目前基本不會讓用戶再填期望額度了。
10,違例核准率:deviation違例核准/核准+拒絕案件數,主要目的:觀察一線證審人員的審核標准與授信政策之間是否一致。較低則表示看法一致;逼近限定值則表示雙方看法存在分歧。
說明:為保持授信政策彈性,銀行允許部分案件以加注違例理由碼的方式特例核准,一般為總審核量的10%~20%。
11,撥貸率:(證審)推測核撥條件與客戶期望的落差:=撥貸金額/核准金額
12,核撥率:主要目的:觀察案件由進件審核到正式核撥通過的比率。過低表示客群與風險管理政策有悖離現象,此時要考慮客群定位或授信條件是否合適。計算方式:核准率*撥貸率;
13,各類占比:主要目的:觀察資產結構,修正營銷及授信方向。各種維度下的戶數、進件、撥款、余額等占有率
14,負債比:debit burden ratio DBR,測量客戶還款壓力的常用指標,不宜超過22倍,以來避免貸放浮濫;
15,月負比:主要目的:衡量還款壓力。(推估每月各項貸款月付額)+最低生活消費/月收入;
16,貸后N個月的delinquent%:選取貸后重要觀測點的數字(如貸后6個月和12個月);
17,平均額度:(授信政策)主要目的:觀察不同產品及客群間的額度差異;
18,風險等級:risk_grade,可以按照條件來訂rule base,也有很多信用評分來划分客戶風險等級 score base;
19,惡意延滯率:non-starter%,主要目的:找出惡性欺詐案件。原始定義:貸后從未繳款客戶,廣義定義:針對潛伏期較長的欺詐案件不同銀行有不同的制定方式。如貸放6個月內出現連續三期未繳;
20,授權核准率(授權)(信用卡專屬):信用卡每筆交易皆可視為一筆小型貸放,須通過授權系統或授權人員檢核才能成立,其額度已預先給予持卡人,若無重大異常發現,額度內交易應予以核准,為維護交易順暢,核准率不應過低;
21,命中率:hit%,說明:控管后一定時期內客戶發生延滯的幾率。命中率過低表示控管過於浮濫或風險判斷方向有誤;提高命中率而縮減控管量則會有許多漏網之魚。主要目的:常用於信用卡中途授信、早期預警,貸后管理中若發現客戶出現異常狀況,可依嚴重程度對信用卡執行暫時性控管;————
22,可用余額-OTB open to buy (中途授信、早期預警、欺詐預防):主要目的:可視為銀行因控管而減少的損失。OTB越高表示阻止了越多逾期金額的發生。計算方式:證實控管命中的客戶遭管控時信用卡的可用余額。
23,欺詐損失率(欺詐預防):觀察信用卡簽賬金額中,發生偽冒詐欺狀況並產生損失的比率,可視為詐欺防治人員的績效指標;counterfit 偽冒交易;
24,遞延率flow through%:催收中常用的績效指標。觀察前期逾期金額經催收后仍未繳款,次期繼續落入下一逾期狀態的幾率。
25,累積遞延率 accumulate flow through:催收,計算方式:特定區間個bucket的延滯率相乘。是多個階段的組合績效指標。
26,實收金額(催收)說明:催收人員實際收回的金額。考慮到績效催收人員一般會先處理金額較小的案件。后期催收的主要任務是阻止逾期款項轉入呆賬,此時更重視實收金額的績效。
27,呆賬回收率(催收):
本期呆賬回收率=
本期總呆賬回收=
本年呆賬回收率=
近12期呆賬回收率=
轉呆賬12期后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