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怎么計算
一下是兩種五險計算方式解釋,其標准以外都是大同小異。
“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險,這三種保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險,工傷險和生育險是完全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一、 五險一金是由單位繳納,五險繳納到社會保障局,一金繳納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基數以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或者以新參加工作職工的第一個月工資,
二、 五險一金的計算:
1、 養老:單位按照基數的20%繳納(2000*20%=400元),個人按基數的8%扣繳(2000*8%=160元);
2、 失業:單位按照基數的1.5%繳納(2000*1.5%=30元),個人按基數的0.5扣繳(2000*0.5%=10元)農民工個人不繳納;
3、 工傷:根據單位性質不同,扣繳比例不同,以外商獨資的企業為例,按基數的1%繳納(2000*1%=20元)個人不繳;
4、 生育:外地戶口的員工不上此保險,北京戶口的員工按照基數的0.8*繳納(2000*0.8%=16元)個人不繳費;
5、 醫療:單位按基數的9%(基本醫療)+(大額統籌)繳納(2000*10%=200元)個人扣繳2%(基本醫療)+3(大額統籌)(2000*2%+3=43元);
6、 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均按基數的8%繳納(2000*8%=160元,共交320元),若單位條件好可以申請提高貸10%。
按照國家規定,五險一金有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支付,定期上繳,存入以個人身份開設的保險賬戶或公積金賬戶,由相關社會職能部門統一管理。 “繳費工資基數”:一般來說就是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對於第一年工作的就是當年月平均工資),不過繳費工資基數最高不能超過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1.養老保險
個人繳納:繳費工資基數 ×8% 企業繳納:繳費工資基數 ×22%
2.醫療保險
個人繳納: 繳費工資基數 ×2% 企業繳納: 繳費工資基數 ×12%
3.失業保險
個人繳納: 繳費工資基數 ×1% 企業繳納: 繳費工資基數 ×2%
4.工傷保險
企業繳納: 繳費工資基數 ×0.5%
5.生育保險
企業繳納: 繳費工資基數 ×0.5%
6.住房公積金
個人繳納: 繳費工資基數 ×7% 企業繳納: 繳繳費工資基數 ×7%
四金:
一、四金組成:
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一般你的四金基數就是你當月的工資。
二、計算方式:
養老保險金=工資×8 %+工資×22 %
醫療保險金=工資×2 %+工資×12 %
失業保險金=工資×1 %+工資×2 %
住房公積金=工資×7 %+工資×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