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I博客作業03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II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19-4/homework/8719
我在這個課程的目標是 能熟練的運用各種語句以及函數來編程
這個作業在哪個具體方面幫助我實現目標 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對程序設計基本知識的掌握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C語言程序設計》,https://www.cnblogs.com/linli069/p/7611378.html

1、PTA實驗作業

1.1計算電費

  • 題目內容描述:輸入某用戶的月用電量,編寫程序計算電費。

1.1.1實驗代碼截圖

1.1.2數據處理

* 數據表達:使用了x和cost兩個變量,x表示某用戶的月用電量,cost表示該用戶應支付的電費值。兩個變量都是雙精度浮點型。
* 數據處理:cost=0.53*x;cost=0.53*50+(x-50)*(0.05+0.53),結構流程為分支結構。

1.1.3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1:出現了多次部分正確,仔細檢查后發現,我並沒有把x<0的情況考慮進去。
A1:在開頭重新加入了x<0這個情況。

1.2 、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和周長。

  • 題目內容描述:要求編寫程序,根據輸入的三角形的三條邊a、b、c,計算並輸出面積和周長。

1.2.1 實驗代碼截圖

1.2.2 數據處理

* 數據表達:使用了a,b,c,s,area,perimeter六個變量,其中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條邊,且都為整型變量。area表示面積,perimeter表示周長都為雙精度浮點型變量。
* 數據處理:表達式: s = (a+b+c)/2.0;  area = sqrt(s*(s-a)*(s-b)*(s-c));perimeter = a+b+c,結構流程為分支結構。

1.2.3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1:不清楚開根號應該用什么函數來表示,從而用錯了函數。
A1: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求平方根的函數為sqrt,它的功能為:計算一個非負實數的平方根。
​Q2:“%.2f”寫成了“%2.f”。
A2:多次檢查才發現並改正。

1.3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題目內容描述:假設某人從某天起,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問這個人在以后的第N天中是“打魚”還是“曬網”?

1.3.1 實驗代碼截圖

1.3.2 數據處理

* 數據表達:使用了day這個變量,表示這個人是在以后的第幾天。該變量為整型。
* 數據處理:用了算數表達式,結構流程為分支結構。

1.3.3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1:在兩個條件iday%5>3和day%5==0之間用了&&連接,從而提交后一直顯示編輯錯誤。
A1:查閱資料得知“&&”與“||”的區別,&&的意思是邏輯與,||的意思是邏輯與。從而正確的使用了符號。

2、閱讀代碼

題目:數蘋果把M個同樣的蘋果放在N個同樣的盤子里,允許有的盤子空着不放,問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用K表示)5,1,1和1,5,1 是同一種分法。

* 代碼優點:對自定義函數以及函數的遞歸調用有着熟練的使用。
* 對於自定義函數和函數的遞歸調用,我們現在還沒學到。但查閱資料后,對這些有了初步的認識。
* 標准函數是系統提供的已設計好的函數,可以直接調用,而用戶自己定義的函數是用戶自己編寫的用來解決具體問題的函數,是由用戶根據應用程序的需要而定義、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模塊,稱為“用戶自定義函數”。
* 在調用函數的過程中,出現直接或間接地調用“自己”本身函數,這就稱為函數的遞歸調用。函數的遞歸調用有兩種方式,一種稱為直接遞歸調用,即:一個函數直接調用“自己”本身函數;另一種稱為間接遞歸調用,即:一個函數通過其他函數又再調用“自己”本身函數。

3.1 學習進度條

這周所花時間 代碼行 學到的知識點簡介 目前比較困惑的問題
第三周 十六個小時 105 學會運用分支結構和if-else語句 運算符方面沒有很好的掌握

3.2 累積代碼行和博客字數

3.3 學習感悟

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我們已經學習差不多一個月了,在這門課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很多東西。在一次一次的PTA作業中,我碰到過很多問題,不得不說做PTA作業真的很難熬,但在我完成的時候,又會無比開心。這一門課程學習是一個需要自己去探索的過程,自己必須多練習,多思考,做題時細心才能避免犯錯誤。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