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1博客作業03


這個作業屬於那個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II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C語言I—2019秋作業03
我在這個課程的目標是 掌握關系運算、if-else語句、格式化輸入語句scanf(),以及常用的數學庫函數。
這個作業在那個具體方面幫助我實現目標 關系運算、if-else語句·格式化輸入語句scanf()的有關代碼
參考文獻 C語言1博客作業03</a

1.PTA實驗作業

1.1為了提倡居民節約用電,某省電力公司執行“階梯電價”,安裝一戶一表的居民用戶電價分為兩個“階梯”:月用電量50千瓦時(含50千瓦時)以內的,電價為0.53元/千瓦時;超過50千瓦時的,超出部分的用電量,電價上調0.05元/千瓦時。請編寫程序計算電費。

1.1.1實驗代碼截圖

1.1.2數據處理

  • 數據表達:變量cost與x,變量的值x是根據題目中居民使用電量的多少而來的,而cost作為因變量是根據函數x的變化而變化。類型:雙精度浮點型
  • 數據處理:賦值表達式和算數表達式,表達式有:1.x<0; 2.x<50;

1.1.3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 Q1.沒了解題意
  • A1.多讀題目,重新思考
  • Q2.編碼規則不太了解
  • A2.查閱資料和詢問其他同學
  • Q3.將第15行中f后面的引號弄到了第二個cost后面
  • A3.將引號弄到f后面
  • Q4.第15行中%.f
  • A4.第15行中的%.和f之間加2
  • Q5.第20行中f后面的引號弄到了第二個cost后面
  • A5.將.將引號弄到f后面
  • Q6.第12行中(x<=50)
  • A6.將第12行中(x<=50)改為(x<50)

1.2本題要求編寫程序,根據輸入的三角形的三條邊a、b、c,計算並輸出面積和周長

1.2.1 實驗代碼截圖

1.2.2 數據處理

  • 數據表達:變量a,b,c,s,area,perimeter。a,b,c都是輸入的三角形的邊長,s是計算面積area的一個變量,其中a,b,c為整形數,而s,area,perimeter都是雙精度浮點數。
  • 數據處理:賦值表達式和算數表達式。

1.2.3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 Q1.第15行中第一個引號中是%.f
  • A1.第15行中的%.和f之間加2
  • Q2.第15行中=之間沒有空格
  • A2.在第15行中=之間加上空格

1.3 假設某人從某天起,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問這個人在以后的第N天中是“打魚”還是“曬網”

1.3.1 實驗代碼截圖

1.3.2 數據處理

  • 數據表達:變量N,N代表的是第n天,N代表的是n除以5后的余數,為整形數。
  • 數據處理:賦值表達式和算數表達式。

1.3.3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之前在編碼器上仔細編碼,所以沒有錯誤

2.閱讀代碼


代碼功能:輸入兩個正整數,m和n,求其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該代碼可以學習的地方:1.代碼對仗工整 2.代碼使人看的清楚明白

3.學習總結

1.學習進度條

周/日期 這周所花的時間 代碼行 學到的知識點簡介 目前比較迷惑的問題
第六周 21小時 400行 如何用 MinGW-w64 來編譯C程序
第七周 24小時 478行 運用if語句完成各種數學程序 對於&&的用法不了解,現在操作不熟練

2.累積代碼行和博客字數

時間 博客字數 代碼行數
第四周 525 50
第五周 645 100
第六周 0 400
第七周 2659 478

3. 學習感悟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將代碼運行成功的樂趣。我認為編程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但是它也要和理論相結合。如果不動手編碼的話,永遠都學不會編程。很多問題只有在“敲代碼”的時候才能發現,才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領悟和理解。而不是靠死記硬背書中的重要點,那樣真的很難學懂。我在學習編程的時候會查閱很多資料,有很多知識點都是在不停的增加,在“敲代碼”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我的答案中。也感覺到這個作業越來越難寫,PTA上的題目也越來越難,從以前的可以照着書上的程序照着樣子打代碼改一下數據,到現在的要根據題目選擇數據類型、變量、結構等等。每次遇到問題要思考很久,在編代碼是也用了比以前更多的時間。雖然有時最后還是不會,但詢問別人后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就像做高數題一樣下一次遇到這種類題型能很塊做出來。在問題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強自己的能力。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