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學習總結
1.1 思維導圖
1.2 本章學習體會及代碼量學習體會
1.2.1 學習體會
經過一周的初步學習,對C語言我有了一定的認識,也體驗到了代碼的樂趣,這應該為我以后的學習開了一個好頭。在老師的教學方式上感覺老師非常負責,對於知識講解都很到位。
不懂或者不熟練的地方是關於運算符優先級方面,for循環語句了解很少,不會運用。
1.2.2 代碼累計
2.PTA總分
2.1截圖PTA中順序結構、分支結構的排名得分
2.2 我的總分:
順序結構:100分;
分支結構:125分;
總分:225分。
3.PTA實驗作業
3.1 PTA題目1:順序結構7-8
IT協會舉辦程序設計競賽,准備購買U盤作獎品。請編寫程序,根據活動經費和U盤單價預估可購買U盤的最大數量。
3.1.1 算法分析
1.需要定義的變量:經費(money),U盤的單價(price),可以購買U盤的數量(number)。
2.用經費(money)除以U盤的單價(price)得到商,商的整數部分即為可以購買U盤的最大數量(number)。所以將number定義為int。
3.注意+0.000001補精度。
3.1.2 代碼截圖
3.1.3 測試數據
3.1.4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為什么要在計算number的時候加0.000001?
A:浮點型數據相除會有一定的誤差,題目對於精度有一定要求,要補精度。
3.2 PTA題目2:分支結構7-8
本題要求根據某城市普通出租車收費標准編寫程序進行車費計算。具體標准如下:
起步里程為3公里,起步費10元;
超起步里程后10公里內,每公里2元;
超過10公里以上的部分加收50%的回空補貼費,即每公里3元;
營運過程中,因路阻及乘客要求臨時停車的,按每5分鍾2元計收(不足5分鍾則不收費)。
3.2.1算法分析
1.需要定義的變量:時間(time),路程(distance),費用(cost)。
2.當路程在三公里之內時,車費為起步價10元。
3.當路程超過三公里,不超過十公里時,超過三公里的部分為每公里2元。
4.當路程超過十公里,十公里以外的車費每公里3元。
5.最后的總費用為公里車費加等候時的車費。
3.2.2代碼截圖
3.2.3測試數據
3.2.4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Q:為什么要把時間(time)定義成整型變量?
A:因為這個題目中等候時間每5分鍾2元,不足5分鍾不收費,將時間定義成整型變量,時間/5也是一個整數,
小數部分之間刪去,正符合題目要求。
3.3 PTA題目3:順序結構7-7
輸入三個整數x,y,z,請把這三個數由小到大輸出。
3.3.1算法分析
1.定義x,y,z,定義big,millde,small用來儲存數據。
2.利用if嵌套進行討論(直接上圖)。
3.3.2代碼截圖
3.3.3測試數據
3.3.4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提交列表從下往上看:
1.第一個答案錯誤,是因為沒有看清題,輸出順序正好和題目順序相反。
2.第一個答案正確,是進行了6次(3!=6,即將所有情況依次判斷)判斷,有局限性。重做。
3.第二群答案錯誤,同1,。
4.第一群部分正確是在最后一個if括號中寫錯了判斷條件,導致兩種情況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