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測試點的添加原則
測試點的選擇:
1) 測試點均勻分布於整個PBA 板上。
2) 器件的引出管腳,測試焊盤,連接器的引出腳及過孔均可作為測試點,
但是過孔是最不良的測試點。
3) 貼片元件最好采用測試焊盤作為測試點。
4) 布線時每一條網絡線都要加上測試點,測試點離器件盡量遠,兩個測試
點的間距不能太近,中心間距應有2.54mm;如果在一條網絡線上已
經有PAD 或Via 時,則可以不用另加測試焊盤。
5) 不可選用bottom layer 上的貼片元件的焊盤作為測試點使用。
6) 對電源和地應各留10 個以上的測試點,且均勻分布於整個PBA 板上,
用以減少測試時反向驅動電流對整個PBA 板上電位的影響,要確保整
個PBA 板上等電位。
7) 對帶有電池的PBA 板進行測試時,應使用跨接線,以防止電池周圍的
短路無法檢測。
PADS的布線原則
先大后小,先難后易(重要核心元器件)
布局中應參考原理框圖
總的連線盡可能短,關鍵信號線最短;高電壓、大電流信號與小電流,低電壓的弱信號完全分開;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分開;高頻信號與低頻信號分開;高頻元器件的間隔要充分.
相同結構電路部分,盡可能采用“對稱式”標准布局
測試孔
參見: 測試孔是指用於ICT測試目的的過孔,可以兼做導通孔,原則上孔徑不限,焊盤直徑應不小於25mil,測試孔之間中心距不小於50mil。
不推薦用元件焊接孔作為測試孔。
測試孔是指用於ICT測試目的的過孔,可以兼做導通孔,原則上孔徑不限,焊盤直徑應不小於25mil,測試孔之間中心距不小於50mil。
不推薦用元件焊接孔作為測試孔。
參見: 測試孔
地線回路規則
標記: 微笑
串擾控制
屏蔽保護
去耦電容處理
時鍾處理
晶體諧振器
1.時鍾電路要盡量靠近相應的IC 2.晶體諧振器兩個信號要適當加寬10-12mil 3.為了減小寄生電容,電容的地線扇出線寬要加寬 4.底下要鋪地銅,並打一些地過孔
晶體振盪器
盡可能靠近電源管腳,走線要求滿足芯片POWER管腳--加去耦電容--芯片的GND管腳之間的環路盡可能短,走線盡可能加寬
(去耦電容處理)
回流焊(Reflow Soldering):
一種焊接工藝,既熔化已放在焊點上的焊料,形成焊點。主要用於表面貼裝元件的焊接
波峰焊(Wave Solder)
一種能焊接大量焊點的工藝,即在熔化焊料形成的波峰上,通過印制板,形成焊點。主要用於插腳元件的焊接
PCB(Print Circuit Board)即印刷電路板,也稱PB
PBA(Printed Board Assembly)指裝配元器件后的電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