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級數大法,顧名思義無非就是“搞基搞級”。在微信公眾號的上一篇的推文中,光老弟在最后補充了個積分題留給大家思考,利用分部積分再加原式即得,其實像碰到這一類問題,都可以利用尤拉氏公式,簡單快速,可參考吉米多維奇2290-2296題,或者參考文獻Table of Integrals,Series and Products Eighth Edition第427頁。
依稀記得我開通微信公眾號寫的第一篇推文,談到“什么是數學?”它是一種方法、一門藝術或說是一種語言;為什么會產生數學?這是因為有需要才產生了數學;那數學又有什么用處呢?其實數學最美的不是題,反而我所喜歡的是那些定義的構造、能化繁為簡的定理。你改改定義,條件,會發現這些條條框框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是不行,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學微分方程的時候你會滿腦子問號,但看看實變函數和線性代數,你忽然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條件和解法都是從證明中得來的,就會感覺很快樂。數學學到發現inner product的時候,就驚奇的發現這玩意居然是積分!媽的!!!學抽等代數的時候你發現加減乘除都是一種“運算”啊~~~學多了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找到答案才有了興趣。
- 注意:上面選了兩個積分題,難度都挺大的。針對第1個積分題,如果你想到用歐拉公式,這題很快解決,分部的話比較復雜,步驟較多,容易錯,但它是這道題的通性解法,更重要的要點是我在文中給出的2個推廣,學數學能做到n次的推廣與證明,那才是真懂。第2個積分題,是我寒假在MSE題庫中,程中南挑選的1-800頁《積分極限級數》,共16000道題,今天看到此題,我覺得很不錯,用兩種不同形式的換元做法,適合考研同學嘗試。
- 注意:上面選的兩個極限題,難度也挺大的。針對第1個極限題,來源於蒲和平《大學生數學競賽教程》課后習題1.2第25題,估計做過蒲和平的競賽題同學都知道,這書很難,而且很坑,課后習題也沒有詳解,這讓剛入競賽學子的我們而言豈不是很痛苦,所以我們都建議選擇用陳兆斗。第2個極限題,也很不錯。總之像這類無法求出和的表達式,形式又如定積分形式,但也不能完全用定積分的積分和,就應該選擇如何去放縮,運用夾逼定理即可。
- 另外如果同學們想要過去兩篇推文的文章以及今天這篇更文的文檔,請回復關鍵字“搞積搞級”,即可獲得這三篇文檔。不要忘了在下方給個打賞!畢竟寫文也不容易,謝謝!
- 推文同步於微信公眾號:數學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