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算法:固定位置,選擇元素,即:先從序列中,找到最小的元素,放在第一個位置,之后找到第二小的元素,放在第二個元素,以此類推,就可以完成整個排序工作了。
代碼示例如下:
x=[6,3,2,7,4,9,5]
xLen = len(x)
for i in range(xLen-1):
min = i
#遍歷完成之后,min就指向了最小元素的下標
for j in range(i+1, xLen):
if x[min] > x[j]:
min = j
#把將最小的元素值和坐標為i的元素值進行交換
temp = x[min]
x[min] = x[i]
x[i] = temp
print(x)
返回結果:[2, 3, 4, 5, 6, 7, 9]
代碼解釋:
內層循環:
for j in range(i+1, xLen):
if listx[min] > listx[j]:
min = j
i表示外層循環執行時,使用的元素坐標。此代碼使用min變量存儲的元素坐標對應的值和i坐標后的所有元素進行逐一比較,如果大於,則將min變量存儲的坐標改為j。
外層循環:
第一次循環找到最小值,第二個循環找到次小值,第三次循環找到第三小的值,以此類推循環結束就將所有值按照升序進行排序了。
代碼邏輯算法過程解析:
x=[6,3,2,7,4,9,5]
xLen = len(x)
n=0
for i in range(xLen-1):
min = i
print("i=%d"%i)
#遍歷完成之后,min就指向了最小元素的下標
for j in range(i+1, xLen):
print("j=%d"%j)
print("%d和%d比較大小"%(x[min],x[j]))
if x[min] > x[j]:
min = j
print("min=%d"% min)
#把將最小的元素值和坐標為i的元素值進行交換
temp = x[min]
x[min] = x[i]
x[i] = temp
n+=1
print ("第%d次排序結果:%s"%(n,x))
print("最后排序結果:%s"%x)
代碼打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