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05 當心邏輯后果
正面管教
作者:簡·尼爾森(Jane Nelsen)
第5章 當心邏輯后果
自然后果 vs 邏輯后果
自然后果是事情自然發生的后果。比如:不吃飯會餓。
大部分情況下,孩子可以從自然后果中學習。
因此,邏輯后果不是一個常用的方法。
邏輯后果需要大人的介入,並提供后果的選擇。比如:琳達寫作業的時候愛敲鉛筆。在學校的時候影響其他人。老師可以提出選擇:1)停止敲鉛筆;2)或者上交鉛筆,等其他同學寫完作業再還給她。
邏輯后果
要么停下來,要么我打你。不是一個邏輯后果的選擇。
重要的是,如何選擇邏輯后果? 選擇的邏輯后果要能為孩子創造有益的學習體驗,鼓勵孩子選擇負責人的合作。
將孩子的行為,轉移到一個有用的(有貢獻的)行為時,它就是有效的邏輯后果。
選擇邏輯后果的4個R
- 相關(Related)
- 尊重(Respectful)
- 合理(Reasonable)
- 預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
錯誤的例子
X: 一個孩子在桌子上亂畫,老師讓他清潔教室里所有的桌子。
缺乏合理性,沒有預先告知。
X: 當一個孩子,弄灑了牛奶,“你怎么這么笨?這是我最后一次讓你自己倒牛奶。”
注意事項
-
仍然要注意要理解孩子的行為:
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邏輯后果比較有效。
尋求權力的孩子:要和孩子商量,贏得孩子的同意。
尋求報復的孩子:要照顧受到傷害的情感。
自暴自棄的孩子:需要訓練和陪伴。 -
當孩子在試探規則時
- 保持和善而堅定,雖然很困難,但是卻有效。
- 懲罰可能讓你得到更快的結果。但是邏輯后果是幫助孩子培養自律與合作的很多非懲罰方式中的一種。
-
讓孩子知道特權相伴的是責任
- 特權 = 責任
- 缺乏責任 = 喪失特權
-
邏輯后果對於處理大多數問題來說,並不是最佳工具。
參照
- 《正面管教》 作者:簡·尼爾森(Jane Nelsen)
-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01 正面的方法
-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02 幾個基本概念
-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03 出生順序的重要性
-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04 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 05 當心邏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