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 2018.3.30 這個好像就是更相減損術的樣子emmm
UPD 2018.5.22 好像不是更相減損術而是叫Stein算法的樣子emmm
蒟蒻來做個二進制GCD筆記。
為什么要寫這個東西呢,因為按照ysy神犇在這次luogu夏令營的說法,常數會小很多。
我再查了一下(ysy神犇沒說實現啊orz),這玩意的原理說起來大概是這樣的:
因為普通的輾轉相除法求gcd需要用到取模,所以常數比較慢。
我們使用另一種算法:
求gcd(a,b)。有三種情況:
1.a,b為偶數,則gcd(a,b)=2*gcd(a/2,b/2)
2.a為奇數,b為偶數,則gcd(a,b)=gcd(a,b/2)
3.a,b為奇數。假設a>=b,則gcd(a,b)=gcd((a-b)/2,b)
4.a為0,則返回b
然后以上的除法和判奇偶性可以使用位運算處理。
取較大值可以使用內聯函數降低常數。
然后....emmm
下面是兩種算法的執行時間。原題:BZOJ 入門P1234
可能是范圍開的不夠大?(一臉懵逼)
然后我自己測了一組比較大的數據。
9223372036854775800 529215046068469760
每個程序運行5次,忽略誤差較大的運行,取平均值,得到的數據如下:
普通gcd算法:13.576ms
二進制gcd算法:13.044ms
總之...emm,掌握還是很簡單的。
至於什么時候用...各位見仁見智吧。
代碼如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inline ll abs(ll x){ return x<0?-x:x; } inline ll min(ll a,ll b){ return a<b?a:b; } inline ll gcd(ll a,ll b){ if(a==0)return b; if(b==0)return a; if(!(a&1)&&!(b&1))return 2*gcd(a>>1,b>>1); else if(!(a&1))return gcd(a>>1,b); else if(!(b&1))return gcd(a,b>>1); else return gcd(abs(a-b),min(a,b)); } int main(){ ll a,b; cin>>a>>b; cout<<"gcd="<<gcd(a,b);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