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自己專業否?對專業的期望是什么?
對於信息安全專業系列課程的學習和編寫代碼,我當然不夠專業,我都不用說“我覺得自己還算不上專業”,因為就是不夠優秀,還不夠努力,因此而不專業。至於我為什么叫 專業打劫三十年 ,因為我很熟悉而且可以引以為傲的一項長處便是“打劫”,不過老師您應該不懂什么叫打劫,說白了就是和劫對線(如果還是不明白的話我們到此為止!)。
我對信息安全專業的期望就是希望信息安全專業可以教會我一些以后為了吃飽飯能用到的東西,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當然直接的最好。我認為現在教給我的所謂的“有用的”東西便是“強化了我的保密意識”、“培養了我交際能力”,恕我直言,代碼這個東西,個人認為,學習這個語言那個語言,無非是學習這樣一種“可以通過符號向電腦輸入指令”的思想,這個思想可以提示我們,當我們以后用到需要電腦或者其他智能器械幫忙做什么的時候,我們不至於無所適從束手待斃而是可以有一條路走——便是可以編個代碼控制電腦對不對?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什么“打印是"pirntf"、編寫計算器時要用到循環”這類膚淺的表象。要是在編寫代碼——或者是說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思考一下這件事情的意義,簡直就是在機械的學習,支持我們把某件事情做下去的源源不斷的勇氣來源就是“這件事情的意義”。不過抱歉,為了控制電腦而學習“更為高級更為優秀的編碼方式”還不足以讓我認為學習JAVA這件事情很有意義,因為我以后的工作中想必不會對操縱電腦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也不去開發軟件,因此只能算是有點意義,基於這樣的考慮,我還是覺得沒有動力激發我對JAVA的熱愛。很簡單的道理,不喜歡並不意味着可以不做,所以我還是會所謂“認真”的學習JAVA這門課程,不會掛科。希望老師可以指出我思想的缺漏和不足,讓我發現JAVA的意義,從此愛上JAVA, 沒有什么比這更激動人心 的了。
-
參考“老師能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哪些課程讓我記憶深刻?為啥?
我看完了文章,體會到了婁老師的心情(確實體會到了,而且很容易就體會到了),很明顯,很簡單得可以看出婁老師是一個非常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因此我也願意說點平時不會說的東西。我小學時上的英語課,英語老師讓我當這一列的小組長,每天負責檢查這一列的作業,於是我從此愛上了英語,因為只有英語老師讓我當小組長,所以我每天上英語課賊有精神,甚至還主動提出報個英語課外班學英語,我父母都很開心,逢人便表揚我,我也很開心,然后就更加熱愛英語。我小學時英語不錯,我認為初中理所應當的英語應該不錯,高中的英語也應該不錯,但是初中比較簡單,高中就不行了,於是我開始背單詞——為什么背單詞呢,一個是老師要求,一個還有:我發現了背單詞的意義,就是收獲到一種被人尊敬、被人敬仰的感覺,我高三下學期就掌握了高考詞匯3500,可能山東浙江的更牛逼一些,但這種程度在我們那里就已經夠屌了。以后前后左右但凡見到不會的單詞就問我,我就思考片刻然后說出正確的意思,然后前后左右就說“啊!劉浩你真屌”,漸漸的我發現3500還不足以應付高考卷子上的所有,還剩將近100天時我開始背四級,反正四級到了大學也是要考的嘛,於是我四級書將近背了兩遍吧,高考卷子基本難不倒我了。到了大學,我感覺英語還是蠻有意思的,因為我發現了除了可以讓我獲得贊美以外,它給我的還有很多很多(就是學好英語的好處),我決定還是得好好學英語。綜上所述,因為以上原因,英語課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當有老師問大家知不知道這個那個單詞的意思——全班一片寂靜——我就笑了。
-
閱讀鄒欣老師的博客?什么是我期望的師生關系?
寫的很精彩,確實分析的很豐富很到位,舉例形象生動,說理也精准明確。說到期望的師生關系,大部分同學想必會撰寫博文說,“我認同的關系就是 鄒欣老師 提到的XX(比如教練/學員)關系”,我看着就想笑——為什么不說你認同的關系是教練/學員關系而非要提上 鄒欣老師 呢?是為了表達你心中對鄒欣老師的敬佩與認可嗎?還是要證明你確實讀了鄒欣老師的文章呢?顯然,學生們往往就是嘴上說着教練學員,心里還是老板員工,我對事不對人(對人的時候都要說上一句),健身教練需要你的贊美?你學沒學習需要證明給別人看?簡直貽笑大方。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看出這些學員還不夠成熟以至於不敢獨立的發表自己的想法要拾人牙慧才行,一旦鄒欣老師的理論某天被證明是錯的,一些人還可以明哲保身。我所期望的師生關系,除了教練/學員,還應該加上點哥們的關系,上課是教練,讓想玩游戲的同學們都想放下手機聽課,生怕錯過什么好東西;下課是哥們,哥們之間無話不談,接地氣,親人民。
-
c語言我寫了多少代碼?5000行代碼壓力大不大?
我是c語言課代表,是因為我一開始還是挺喜歡c語言的,寫的代碼行數可以在班級里排到前十。我看了某旭同學的博文,說是5000行很多,但是只要每天寫40多行就沒問題了(多么明顯,這是在自我安慰),我認為還是有些壓力的,就像是每天86400秒很多很多,秒針說自己只要每秒走一下就可以了,於是就開始一秒一秒的走——秒針是發現了 記錄時間的樂趣 才能夜以繼日、年復一年的走完這么多86400的嗎?那我想問,為什么南孚電池沒電了秒針就不走了?話是貴在堅持,但是如果沒法培養出學生對JAVA的熱愛的話,每一秒都是煎熬,所以我佩服秒針,我也佩服本身不愛JAVA但是還能堅持每天寫40行的同學,能有這樣驚人的忍耐力,要是正確的培養定成大器。但是讓學生 熱愛 ,這就對老師有更高的要求,大部分老師還做不到,他們能做的(對事不對人!)只是告訴學生:重要!以后的學習中會用到!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拜托這些大實話還是免開尊口吧!若是這樣,我冒昧問一句,打游戲在生活中也很常見,那打游戲重不重要?不重要?為什么?只是因為對我們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沒用?那你告訴我學習JAVA到了工作崗位上有啥用!無法證明數分和高代在以后的作用,然而打游戲還比數分高代更有意思,那我為什么還選擇學習數分高代這種既不如打游戲有用,也不如打游戲開心的舉動呢?真是天真。校方多次強調好好學習為什么鮮有成效,就是不能斬草除根釜底抽薪,對於“沒收手機”這種天真而又無知的政策真是沒法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我知道改革對大多數喜愛墨守成規的老師們要求有點多,而且談起教學改革這個這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大家都沒什么興趣,年紀比較大的教師臨近退休也就做好本職工作,中年教師也着急做自己的一份事情去,青年教師干勁十足但是沒什么教學經驗。讓我比較失望的是這樣的思想在教師中盛行:“學生考好考壞和我有啥關系呢?那不是全靠學生自己嗎?我只需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然后拿錢走人”,為什么會有這樣可怕的想法?老師的年紀越大往往帶的學生很多,每屆的學生都是一樣往往會讓老師感覺工作機械,毫無生氣,然后就會萌生這種混日子想法,沒法讓學生愛上你的課,本身就是老師的失職,你還覺得你已經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了?究其本因,究其本因,究其本因,是老師一開始的教學方法就沒法讓同學們認可,同學們由一開始的有些興趣變成煎熬。不知道怎么吸引學生?那我就想問問為什么新東方的老師就可以吸引學生呢?厭惡英語的同學很多,卻很少有厭惡教英語的新東方老師的,為什么那么多討厭英語的學生還是爭着搶着去上新東方老師的課?多么大的反差,新東方那個的老師之所以這么厲害,是因為他們將吸引學生作為“能否在新東方上課”的最基本的規定——吸引不到學生你就丟飯碗啊!有人說這是因為人的惰性,所以才會創新,其實不是,正是有了“吸引不到學生就丟飯碗”的壓力,和“吸引到了學生就能多拿到錢”的目標才驅使着他們努力從 衣着穿戴、幽默風趣、讓知識變得有趣的方面入手來吸引學生。不知道怎么吸引學生就看看別的優秀的老師是怎么做到的,然后自己向他虛心請教努力學習便是,多么簡單的道理,就像是我們學習不好的同學要想優秀的學生請教怎樣考高分一樣,老師們樂於告訴同學們要“見賢思齊”,自己卻做不到“見賢思齊”,還要欺騙自己:“其實自己已經做好了本職工作,學生們考不好只是他們不努力聽課而已上課玩手機而已”。
以上是我的個人感受,我知道做到這些很難,因此我理解所有的老師,我可以體會到“見賢思齊”有多么艱難,很容易就能體會的到——就像一個不愛JAVA的孩子要堅持每天寫40行代碼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