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IOS WebRTC 音視頻開發總結(七四)-- WebRTC開源5周年了,Google怎么看?


本文最早發表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上(微信ID:blackerteam),支持原創,詳見這里

 

2016年6月9日是WebRTC開源5周年的日子,Google WebRTC負責人Harald在社區里面寫了一篇文章總結這幾年的進展,並附上了自己5年前同樣場景下寫的一篇文章。為了便於大家更好理解過去5年在WebRTC上都發生了什么,我將這兩篇給翻譯過來了。

 

友情提醒:整個翻譯並不是逐字逐句進行的,而是在理解了作者的意思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因為如果逐字逐句可能很多意思我們都無法正確理解。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英文資料被翻譯成中文后晦澀難懂。當然如果英語夠好建議直接看原文。

招兵買馬:如果您英語水平還行,也有興趣幫我們一起來做這些有情懷的翻譯,歡迎后台聯系,全職、兼職、待遇和要求等都好談。

 

一、5年前的感慨

 

今天谷歌開源了WebRTC技術,一個用於實時語音和視頻通話的軟件包,她即將被整合到Chrome。

這是我們的第一波貢獻,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偉大的使命——在統一的標准的API下實現所有瀏覽器間的音視頻通話。


這個初始版本將提供我們設想的一些功能,具體詳見:https://sites.google.com/site/webrtc/

另外我們也積極與瀏覽器社區和W3C工作組合作,以便在未來數月內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基於現有API來創建相關應用。

 

我們發布的基本組件都是穩定的,接口也是跟工作組討論之后確定下來的。當然我們后續還將繼續跟W3C工作組保持溝通以便相關標准能盡快定稿。我們公司也將義無反顧地支持這些標准,最后我們真切期待您在未來幾個月內的加入。

 

作者:Google Harald.

 

二、今天的總結

今天,回首往事,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實現了我們所有的目標。”

 

現在音視頻交互變得越來越重要,許多產品和服務都支持Web和Native之間的無縫交換,而他們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基於我們現在開放出的標准API——這些API的底層實現基本上都是基於WebRTC 。

 

一套通用標准促進了整個行業的發展,Firefox,Opera和微軟都已經在支持WebRTC技術了。這已經導致超過20多億瀏覽器用戶使用了WebRTC技術,僅僅Chrome上每周就有超過10億分鍾的音視頻通話,以及超過500T的數據傳輸(通過WebRTC的數據通道)。

 

WebRTC從一開始就秉持一種很開放的態度,向視頻編解碼免版稅方向邁進。在WebRTC中80%音頻通信采用Opus,而最近推出的VP9比VP8節省70%的帶寬。

 

由於VP9的努力發展,媒體開放聯盟在視頻編解碼免版稅道路上又多了一種選擇,以及增加了更多的合作空間。

 今天,WebRTC技術在音視頻領域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強大,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們期望看到一個更加強大的WebRTC。

 

接下來我們會持續改進音視頻質量。

 

我們在WebRTC中願意采用一些通用的編解碼來實現交互通訊,但有一些互操作的問題要去解決。另外作為未來編解碼的VP9,他后面在壓縮率方面會持續改進,以便更好支持低帶寬下的通訊。

 

今天的通信都發生在許多不同網絡條件下,從EDGE到LTE。


WebRTC面臨多樣化的網絡條件,所以必須能夠做出相應的調整。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改善擁塞控制算法和優化媒體傳輸配置來適應各種狀況,這里面也有很多機會和方法來改善和簡化媒體協議以適應當今網絡需求。

 

五年前,大多數通信發生在桌面上。但現在一切都變了,WebRTC技術已經發展到要滿足各種移動通信應用的需求。展望未來,還有很多機會,如VR。

 

WebRTC這個平台只會隨着時間推移而價值愈加明顯,現在僅僅是開始。

 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WebRTC這個平台。


作者:Google Haral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