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於團隊項目有着類似的屬性,我認為可以概括為工作量,工作難度(我們也可以稱為工作關鍵性),工作完成程度和工作積極性這四個方面。
工作量:百度百科上給出了這樣的一個解釋:一個部門或其他集團的工人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的全部工作。對於我們的軟件工程項目來說,包括主程序的代碼編寫,模塊功能實現量,程序測試人員對於軟件后期維護,項目的風險分析和軟件的功能分析等等不同的工作,這些工作分配到每個成員的實際量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工作量。所以工作量更多的取決的個人的專業領域,這一點我們在項目開發之前就應該根據個人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分配好。
工作難度:對於團隊項目,僅僅用工作量來衡量個人的工作實際投入肯定是不夠的。比如說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組員們每天都在一起工作,所以工作的時間大體上是相同的,但是我們不能說一個主程序員用了一天的時間完成了一個難度很大的模塊設計的工作投入和一個輔助人員用了一天的時間寫了一份簡單不重要的相關報告的工作投入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工作關鍵性。我們應該對於項目開發中負責難度較大的模塊的組員更多的分數獎勵,這樣才是公平的,也間接地體現了知識的價值。
工作完成程度:這也可以說成工作實現效果。在我們最初分配不同的工作量后,對於每個人的完成程度我們應該有實時的跟蹤記錄,這樣也更能督促組員。即使你有能力,分配到了最重要的工作,但是你因為某種原因並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務,甚至於在最后期限也沒有完成任務,這肯定是對個人得分有着很大的影響的,如果你選擇了較為簡單的工作,但是你在這份工作中完成地相當出色或富有創造性,這就是一個加分點。我覺得這樣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一個出色的軟件的形成。
工作積極性:我們現在畢竟是一個學生組成的團隊項目,不能要求的那么苛刻和嚴肅,要鼓勵同學們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的興趣,這個工作積極性的加分就能很好的提高目前能力不能達到要求的同學也能積極的投入到項目開發小組活動中來。也就是工作積極,認真學習的組員我們在這方面給予小小的加分獎勵,這樣才更人性化。(當然,這個加分不能給多了(⊙o⊙)…)
總結一下,得分= 工作量*I +工作難度*J + 工作完成程度*K + 工作積極性;
其中權值I ,J ,K根據不同的項目可以有相應的浮動。但是我覺得比重最大的應該是工作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