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IOS WebRTC 音視頻開發總結(六三)-- 2016國內IM雲服務行業分析


本文主要國內IM雲服務行業分析,文章最早發表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上,詳見這里,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blackerteam,更多詳見www.blackerteam.com

 

談到IM我們最先想到的是qq和微信,不過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面向終端用戶的IM產品,而是面向開發者和企業的IM雲服務,也就是IM PaaS。

隨着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App對IM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但這種功能涉及較高的技術門檻、較長的開發周期、較大的資源投入,所以一般的企業不會去自己開發,而是選擇一些開源方案或第三方api。

開源方案中openfire是相對比較成熟,而且xmpp協議也很通用(通用意味着龐大,因為要兼容很多東西,呵呵),所以現在市面上很多即時通訊系統都是基於openfire開發的;

相對開源可能IM雲服務更符合一些公司的需求,一些創業公司也就是看到了這塊市場,於是借鑒PaaS的概念,開始提供基於IM的雲服務,比如融雲、親加雲、環信;

 

現在巨頭已經意識到IM這個市場的重要性,相繼推出各自的雲服務產品,比如騰訊雲、阿里悟空、網易雲信,另外就是支付寶死扛微信。

 

不過為了能讓大家更好了解整個行業的現狀,下面將幾天前艾瑞發布的國內im雲服務行業研究報告整理出來供參考,作者從國家戰略到用戶需求,從行業現狀到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相對比較全面;

 

說明:我在有些圖片末尾加入了一些說明,而且有些地方可能有不同的見解,比如同時連接用戶數(我認為這個沒有太多的參考意義),如果對原文感興趣,可以關注艾瑞微信公眾號查看(id:iresearch-):

 

說明:

1、IM和RTC是有區別的,比較含糊的理解就是IM包括了RTC,比如qq就包含了語音和視頻通話功能,不過這些都是其次的,但作為技術人員我們應該清楚視頻通話的難度遠高於簡單的文字和圖片交流;

2、基於第一點,所以很多im廠商技術上的努力方向就是語音和視頻通話功能;

說明:

1、同時連接的用戶數並不能說明什么問題,日均活躍用戶數說明廠商目前業務量還差不多;

2、純粹技術實力通過RTC功能來衡量比較合理,但作為用戶主要應該關心的還是如下幾點:

2.1、是否能滿足需求;

2.2、穩定性與安全性;

2.3、技術支持力度和響應速度;
2.4、成本,包括集成難度和后續費用;
2.5、等等。

對即時通訊和音視頻相關話題感興趣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也可在后台直接交流: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